傅曉琳:新加坡打擊納米樓 香港呢?
早前新加坡政府公布全新措施,規定當地發展商興建私人住宅樓宇時,平均單位面積必於至少為85平方米(即約900餘平方呎),部份將有大量新項目出現的地區,要求更加嚴格,規定平均面積為100平方米。該措施將於明年初實施,新加坡政府指目標為了打擊發展商建造「納米樓」的情況,提高國民居住質素,更表示此舉是為了公眾利益,稱屬明智的干預手段。
新加坡政府在保障人民住屋需求方面,政策向來大膽而完善。新加坡名為組屋的公共房屋,不僅是提供社會保障的公營廉租房屋,同時亦是新加坡人置業的重要途徑。除了用一般方法繳付購買組屋的費用,新加坡人亦可以選擇以公積金用作供樓。置業負擔小,新加坡人的整體置業率亦因此提升,高達9成。
困境源自小政府原則
新加坡與香港均為亞洲國際城市,同樣面對地少人多的問題,兩地政府的政策難免被用作相互比較。遺憾的是,香港在滿足市民住屋需求方面,與新加坡相比顯得相當落後。先是私人物業市場受各大地產商主導,為增加收益,新樓平均樓面面積逐漸下降,「納米樓」湧現,全因賣細屋的利潤較高。一般置業市民在樓價高昂樓市難求一單位,縱使「納米樓」面積小得不合理,仍被迫購買。至於公營房屋方面,公屋居屋落成量遠輸需求量,求過於供。
香港陷入如此尷尬局面,買樓甚至有樓住都不是易事,可是政府若在樓市上大刀闊斧出手干預,勢必撼動樓價,亦直接影響各地產商的利益。奈何地產業屬於香港經濟命脈之一,加上基於「小政府大市場」原則,多屆政府推出不少樓市辣招,成效都不足夠,政府亦顯得有點綁手綁腳。
日後政策方針可更大膽
無可否認,新加坡與香港兩地雖然有不同層面都十分相似,但兩地政府卻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前者被認是威權政府,很多決策由政府主導,其他團體較難異議,變相政策議決時間較短,所能帶來的變革亦較多;而本港政府則較看重平衡各界利益,但面對反對聲音時,卻導致政策難以落實,亦少見重大的變革。
政府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若然落成將會為政府提供大量土地儲備,而政府亦有意在人工島上發展更多公營房屋,其實就是一個契機,讓本港試行更類似新加坡的房屋供應方針。例如推出新型公屋,若市屋期望購買,則類似組屋,定價與市場價格脫勾,協助更多市民上車。筆者並非期望本港政府變成新加坡政府般的威權政府,但政策方針上,其實有空間日後作更大膽的嘗試;相反若只則重於平衡各界利益,就較難為更需要幫助的一群提供更多幫助,政府亦容易落入被動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