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洛絲:如何增強港珠澳大橋使用量?

2018-11-06
黃洛絲
公營機構工程師
 
AAA

bridgea.jpg

港珠澳大橋近日開通,車流量在首星期僅達到政府原預算的一成六,而每天平均車流量只達到二千多架次,遠低過預期,當中絕大部分都是過境巴士與旅遊巴,貨車和貨櫃車的車流量極低,引起不少人對大橋的關注,擔心大橋最終也難以收回成本。而眾所周知,深圳將興建深中通道,連接起深圳與中山、珠海,幾年後落成肯定會對港珠澳大橋造成影響。

觀乎今次大橋通車,其實政府也是最後關頭才收到內地單位的通知,因此基本上所有貨運、客運營運商都是最後一分鐘才能作準備,使用量低也是正常的。在未來一個月,貨櫃車和貨車亦將會大多改為使用港珠澳大橋出入珠海、澳門和香港,使用量回升確實不難。不過,政府如何利用港珠澳大橋,強化香港的物流優勢,才是要事。而且,趁著現時深圳與香港的經濟總量還是差不多,特區政府曾經積極參與大灣區的建設,與深圳、珠海等的物流業一同創造共贏,而非單向香港自身的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也應該與澳門、珠海政府商討,適度調低使用大橋的費用,增加旅遊巴的使用量,這樣不會重演近日在大橋轉車站的擠塞,同時可以增加平日的使用量。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不少意見領袖,從觀塘坐旅遊巴到澳門,居然要用上三個多小時。即使轉車到口岸,也要忍受超過半小時的候車,這樣違背了當初建橋的目的和效用。

香港的港珠澳大橋口岸區位處機場旁邊,地理位置優越,尤其是在客運和貨運的轉運都有其他城市難以取代的優勢。香港機場的客運量和貨運量都在世界前列,再加上香港機場的國際程度是廣東區域最高的,訪客和貨物都可以先到香港,再經香港使用港珠澳大橋前往澳門與珠海,比過往更快捷方便,同時節省不少運輸成本。因此,機管局與政府均應該把握這樣的機遇,為香港創造更大的物流業優勢。但從過去一星期的數字發現,貨櫃車和普通貨車的使用量極低,未來三地政府需要多加宣傳以及促進物流公司善用大橋以增進效率。另外,特區政府有計劃在這個月陸續增加私家車的許可證也是良策,可以推動三地的市民往來,但同時運房局也要注意青馬大橋的行車量,避免在個別時段造成擠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