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珍:小孩教育 理想還是你想?
作為父母的你有沒有一個經驗,在填寫學校入學申請表時,回答一個問題。問題是:你對子女入讀本校有何期望? 我告訴你,我最討厭回答這道題,見一次憎一次。在於我來說,我基本上沒有太多期望,從來就是想女兒健康和快樂,學術是其次、品德良知最重要。但倘若開誠佈公,不免惹來「HEA」答之嫌。每次總是要絞盡腦汁,轉十多重彎,答案務求含蓄得來又活潑、紮實得來又精警。
父母為迎合精英教育和名校或心儀學校的要求,讓名校的要求反向成為了父母的「期望」。潛移墨化、久而久之,父母被「洗腦」以為大勢所趨就等同「自己的期望」。
有一幅漫畫經常在家長們之間互相分享。
有一天,一個小白兔拿一根胡蘿蔔去河邊釣魚,結果什麼也沒釣到,然後回家了。
第二天,小白兔繼續拿着一根胡蘿蔔去河邊釣魚,結果仍然啥也沒釣到,然後回家了。
第三天,小白兔還是拿着一根胡蘿蔔去河邊釣魚,剛走到河邊,結果一條大魚從河裏跳出來,對着小白兔大喊:「你如果明天還拿胡蘿蔔當魚餌,我一巴掌拍死你」。
第四天,小白兔不再拿胡蘿蔔了,改用香蕉當魚餌了,但是仍然沒有釣到魚。
第五天,小白兔拿葡萄當魚餌,結果沒釣到魚。
第六天,小白兔拿楊桃當魚餌,結果沒釣到魚。
第七天,小白兔拿橙子當魚餌,結果沒釣到魚。
就這樣持續了很多天,小兔子每天都換一種水果,但是仍然沒有的釣到魚。
終於有一天,小白兔剛到河邊,一條大魚跳出來,衝着小白兔大喊:「你還是用胡蘿蔔吧,我想吃胡蘿蔔」
從此以後,小白兔每天都搞一根胡蘿蔔當魚餌到河邊釣魚,但是每天還是什麼都沒有釣到。
過了很久,魚再也沒有看到小白兔了。
為什麼?
死了,怎麼死的?
餓死的。
——《網上節録》
不過,最可悲和恐怖的是:父母被無辜擺佈而未有察覺。
就像小時候我們閱讀漫畫中兔子一樣!在漫畫家的精心編排下,兔子只會跟胡蘿蔔配對!
現實是,有飼養兔子經驗的人會告訴你,兔子有很多食材可以選擇,高麗菜、蘋果、地瓜⋯⋯通通都是兔子的最愛!
兔子明明有很多選擇,由不抗拒吃胡蘿蔔,直到以為自己最愛吃胡蘿蔔,恐怕都是別人才(父母)一廂情願。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時候,父母真的要學習操練「放下」,更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胸襟。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人們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生孩子想必是婚姻的地獄。
投胎重新做人,要迎合您子女的性格和才能,因材施教。做一個在孩子不同階段眼中擁有獨特角色的父母。
借用小學校長的教導,0至3歲是餵哺照顧期,孩子視父母是超人、是巨人;3歲到6歲是權威管束期,孩子視父母為偶像。6歲至12歲灌輸教育期,在孩子眼中的父母是智者和訓導主任。12至18歲是過渡成長期,亦是最反叛的時期,他們一般會認為父母落伍、發出一對指引,是絕對的反對黨。
由於不同階段孩子會有不同的需要,父母不能一本通書用到老,要不時學習轉換自己性格、想法和態度等等,去適應孩子的改變。過程有如煉獄般痛苦,但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孩子是自己的,你便是他/她教育的楷模。
最理想的教育並沒有既定的方程式,唯有靠父母一天一天日積月累編寫而成。時間應該可以印證,哪一套教育才真正適合你獨一無二的子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