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如何提升特首辦戰鬥力?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一年半以來,雖然民意支持度仍處於不錯的水平,本地政治氣氛亦未見過於紛擾,社會分化和撕裂也略為緩和,可是政府施政前路仍然嚴峻,個別官員的公眾發言表現亦令不少市民失望。其中,「離地」就是一個最常見的評價,就此看來,官員的改進空間確實不少。在政府現行架構當中,各政策局和司長辦公室各司其職,就不同政策範疇進行工作和公開發言,而特首作為政府首長,特首辦的工作就至關重要。特首辦不只是處理特首的日常事務,更要就政府的內部協調、與各界聯絡和溝通、處理媒體與社交媒體關係等,使政府可以更能掌握民情,令發言與政策措施可以貼近民心。可是,自從曾蔭權時代強化特首辦功能後,三任特首的特首辦似乎戰鬥力不足,發揮不了多少作用,因此應從架構改組中思考問題,改造特首辦。
特首辦這個部門的功能,並不下於任何政策局,特首辦主任職級與局長看齊,同時設立常任秘書長、特別助理等職務,便可以看到特首辦的重要程度。在董建華時期開始,特首辦與中央政策組合作緊密,中央政策組負責輿情搜集和政策研究,出身學界的全職顧問與來自社會各界別、陣營的非全職顧問為政府出謀獻策,歷任三任政府後,中央政策組就被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所取代。而特首辦職能亦未見有效地輔助到特首的管治。特首辦主任陳國基本身跟傳媒和不同陣營均抱友好關係,在遊說政治人物支持政府政策,打聽他們對於政府的意見,當然收到一定成效,但陳國基本身是紀律部隊出身,常務秘書長則只是公務員,只有現任特別助理李惠來自傳媒界。特首辦作為特首的心戰室,應該吸納更多派別、陣營的有能之士加入,強化特首辦在聯絡各界和政黨的角色,為特首作出更貼合民情政治和發言建議。
今屆政府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少政策局的首長都是由公務員系統轉跑道。在政務官系統主導政策局之時,特首辦就應該在政治上更積極作為,為特首與政府建言,而不應停於吃飯聯誼的地步。放眼其他地方的政治體制,政府首長的辦公室乃是匯聚政治精英之地,就例如美國白宮就有幕僚長等職務,強化首長制的職能。既然香港在走以特首為主的首長制制度,政府就應該增加特首辦的政治功能,重新改組特首辦成為政府與特首施政的智囊團、心戰室,有力地推動政府政策,回應市民與政治人物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