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注資香港下一代教育 收窄跨代貧窮
財政預算案公佈在即,不少政黨作出政策建議,筆者認為最值得大家重視的,是「設立子女教育基金戶口」這項建議。現時香港生育率低,皆因香港人工時長、居所租金高昂,同時對於子女未來發展不抱信心,所以不少年輕夫婦都未敢生育。在處理港人夫婦生育意欲不高的問題上,政府應該要有新想法、新政策,對症下藥解決問題。設立子女教育基金戶口,其實就是協助香港夫婦處理教育問題的重要良方。另外,今年財爺不妨增加中產人士用在家庭和小朋友醫療和危疾的保險免稅額,減輕他們負擔之餘,也轉移了一些人口到私人醫療市場。這樣不但讓公眾系統的壓力減低,也讓小朋友有一個較優質的醫療保障。
政府可以透過與銀行的協作,為在港出生或符合資格的港人子女由出生一刻設立教育基金戶口,先由政府在子女出生之時注資三萬元,作為生育鼓勵的獎金,之後每年政府可以再向有關戶口注資三千元,直至子女16歲為止,子女在屆時亦可以將有關銀行戶口轉為個人理財戶口之用。這個做法在新加坡、阿聯酋和北歐等國家都有實施。年輕父母一般介乎二十多歲到三十多歲,正值工作的盛年,龐大的子女開支造成心理和實質負擔,假如政府能幫上一把,不但能提升市民對社會和政府的認同,下一代健康成長等於為香港未來打好人力資源培訓的基礎。
只要大家看看現時居屋的價格,日常生活用品如幼兒教育,奶粉,補習班等,就會明白養大一個小朋友絕不容易,政府經常說要鼓勵生育,財政支援就是最佳的手段。而且香港不像內地和台灣,有社區的託兒院和陪月中心,讓年輕夫婦輕鬆工作,而是需要額外聘請工人,陪月,一般每月開銷就要多近一萬元。政府如果站在小朋友的角度作出支持,說得白點是派錢或是做好退稅,相信沒有什麼人會提出反對。
有關基金戶口並不容許父母直接提取金錢,但可以支付子女的教育和學習相關開支,如繳交學校費用、興趣班學費等,讓子女可以進行全方面學習之餘,基金亦可以收鼓勵生育之用。假如父母向有關戶口進行注資,銀行亦可以支付較高相應利息,用作鼓勵父母投資子女教育和未來的用途,而有關注資亦可以享有小額的免稅額用作扣稅之用。至於對基層家庭出生的子女來說,政府亦可以為申請書簿津貼、課外活動津貼的子女,進行每年的額外注資,以促進基層子女向上流動,減輕跨代貧窮問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