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牛屎灣臭氣沖天 頂唔順要改名
(圖片來源:《香港舊照片》Facebook專頁)
牛池灣並不是本港有名的旅遊區,因此有關的歷史故事,相信連香港人都未必清楚。
牛池灣原名「牛尿灣」或「牛屎灣」,有指因當地居民以務農為生,養了不少牛,因而得名,但因名字難聽,後來就雅化為「牛池灣」。另一個說法是指牛池灣村的西北面有一大水池,形狀像一隻牛睡於水中。
還有一個比較有趣,但沒太多根據的說法,是指牛池灣原名叫「龍池灣」,該地有九五之尊的命格,區內有一條「龍池徑」中可見端倪。本來「龍池灣」因牛形水池而改名為牛池灣,這個地名也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在1819年清政府所編的《新安縣志》提及了「牛池灣」這個名字。不過在1866年,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Volonteri)所繪製的《新安縣全圖》,卻將「牛池灣」變為「牛屎灣」,其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新安縣全圖》中的牛屎灣(圖片來源﹕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牛池灣村歷史悠久
在牛池灣隱藏了一條古老鄉村,是由雜姓的客家人在乾隆年間組成,分別姓杜、劉、楊、馮和曾,他們以耕種維生。在戰後陸續有其他籍貫的人到來定居,高峰期村中有13間祠堂,另有6間先天道的齋堂。
不過到1970年代,政府要收地興建地鐵,拆卸了大部分村屋,牛池灣村的範圍因而大大縮小,僅介乎牛池灣消防局至斧山道游泳池之間,但牛池灣鄉仍是現存九龍十三鄉中最歷史悠久的三條鄉村之一。
三山國王廟 助宋帝平定江山
當年客家人離鄉別井到來開墾生活,把家鄉的神靈也帶來,牛池灣村附近有不少名勝古蹟,包括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是何許人?其中一個較普遍的說法是︰他們為隋文帝楊堅麾下三位將軍,由於屢立戰功,死後被人供奉。到了宋朝,這三位將軍多次在潮州顯靈,幫助宋太祖趙匡胤平息內亂,宋太祖正想感謝他們時,卻不見其蹤影,只見遠處有三座大山。宋帝認為他們是山神所化,故封其為「三山國王」,三座大山就是今日潮州饒平縣的三座名山:獨山、明山和巾山。
牛池灣三山國王廟的門聯寫上:「蹟著潮州,凜凜威風扶宋主;靈昭坪石,巍巍廟貌鎮山河」,描述了三山國王在潮州扶助宋帝的事蹟。
每年農曆2月25日的三山國王誕,許多街坊都會到來酬神賀誕,廟外搭了一個小型戲棚,一連四天上演神功戲,晚上村民則在廟旁聚餐,神人共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