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荃灣以前海盜為患 「賊灣」嚇怕不少人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荃灣古時稱為「淺灣」,從明代記載廣東地方的《粵大記》可見,因該處的海灣水淺,因而得名。不過因著「龍游淺水遭蝦戲」的諺語,坊間認為「淺灣」這個名字不好意頭,因此在明末清初時改名為「荃灣」。
明末時,因海灣水淺,很多商船在退潮時容易擱淺,加上荃灣近藍巴勒海峽一帶,經常有海盜出沒,因此荃灣又被稱為「賊灣」,更有一句俗語流傳:「發達去金山,要死來荃灣」。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香港首個衛星城市
二次世界大戰前,荃灣為農業社會,亦有居民飼養家畜及從事漁業。此外,還有小規模的傳統手工業,包括製豆腐、醬料、涼果、香粉等。
1954年,荃灣海壩村木屋區大火,政府正視木屋區因擠迫而引發的連串火災和水災問題,面臨市區的人口壓力,港英政府決定發展較遍遠的新界區。
1961年,政府立憲將靠近九龍的荃灣列為新界區第一個新市鎮,亦稱為衛星城市。「自給自足」和「均衡發展」是衛星城市的目標。在新政策下,政府在荃灣推動大規模的填海和遷拆工程,大型的公共屋邨如福來邨、商場、公共場所亦陸續興建。
70年代的填海工程使荃灣的海岸線延至德士古道和楊屋道等地段。同時,隨著成本的上升和東南亞地區改革開放,工廠紛紛撤出香港。荃灣的工業用地轉為發展商業樓宇、房屋和大型商場,標誌著新市鎮的開始。
南豐紗廠 活化成打卡熱點
1949年內地政局交替,大量內地資本家帶著資金和先進的機器南移香港。由於荃灣沿海,水源極充足,有染廠生產,於是吸引大批紡紗公司在此設廠,荃灣人口激增,自此成為工廠集中地,香港紗廠、南豐紗廠、中國染廠及益豐搪瓷廠等,皆是昔時著名的廠房。
1954年,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立南豐紗廠,選址荃灣白田壩街工業區,高峰時年產3000萬磅棉紗,是本港其中一個紡織龍頭。
(圖片來源:南豐紗廠)
直到80年代,本港勞工成本日增,經濟增長加上多元化令製造業日漸式微。南豐紗廠規模縱大也始終敵不過時勢,最終在2008年停止紡紗事務,將廠房轉為貨倉。
2014年適逄南豐紗廠創立60周年,南豐集團宣佈將紗廠活化成集創新科技、文化、藝術及學習體驗於一身的保育項目。2018年,有63年歷史的南豐紗廠變身為新地標「The Mills」,除了有特色商店和食店外,也有培育初創企業的孵化器「南豐作坊」,及「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
(圖片來源:南豐紗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