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土地預算及公眾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政府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所有選項,令人有點喜出望外。其背後的考量,是多管齊下,顧全各方利益。最值得高興的是,政府終於確立起「土地儲備」的概念,以及「土地預算」的恆常化和標準化。
香港長期身陷土地短缺的水深火熱之中。說得嚴厲一點,這不是天災,卻是人禍,因為政府嚴重低估土地需求,導致供應「嚴重赤字」。彈丸之地的香港,寸土寸金,政府早該把土地納入公共財政管理,制訂清晰的「土地預算案」,遺憾一直沒有認真對待。
政府規劃署對土地的最新評估,是2016年發佈的《香港2030+》。該報告說本港直至2046年欠缺1200公頃用地,但如果稍考慮「住好啲,住大啲」,實際短缺至少3000公頃。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屬全球最小之列。「逼爆」之城的東京,人均210呎,香港更不堪,只有161呎。新加坡人均居住面積比香港大一倍。
議而不決,動作遲疑,也是一個問題。譬如洪水橋新發展區,早在1998年董建華主政時期,就已在《全港發展策略檢討》提出,但據聞今年才動工,2038年才完工。長達四十年的等待,恍如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
雖然政府接納土地小組的進取做法值得肯定,但還可以做得「更實」一些。譬如,這八項建議的實施,是否需要訂一個進度表?效法當年非常成功的「玫瑰園計劃」,亦應該成立一個類似機管局的獨立法定機構,形成問責機制。
土地小組提出的八個優先土地選項,最大塊、各方利益牽扯最小,均攤成本也最低的是填海。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是填海1700公頃,規模小於智庫「團結香港基金」提出的2200公頃。日前所見,政府的填海計劃似有再次縮水的跡象,只專注在交椅洲填1000公頃,但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強調「願景不會改變」,換言之,剩下的700公頃還有諮詢空間。但在筆者看來,從長遠計,這海填小了,規模和魄力應該更大一些。
選項之中,爭議最多的是粉嶺高爾夫球場。該地方大若一個荃灣, 如果蓋公屋, 可讓十萬人棲身,但現在淪為大約 2000 會員尊享的「富豪樂園」。著名藝人、職業高爾夫球協會名譽會長陳百祥直指球場改建公屋是「荒謬、無聊」,而且與球會相關的17萬從業員的生計將受影響。
由此可見,香港不缺土地,但欠缺土地的分配不均。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譬如在幾乎沒有工業的香港,卻規劃了約 1,500 公頃土地作為工業用途。大面積的棕地被荒廢,其中有不少用作臨時貨倉。但如果被收回,佔香港GDP27%及近20%就業人口的貿易及物流業或受到影響。
香港土地問題的本質是「僧多粥少」,動了誰的奶酪都會引起遺憾甚至憤怒,誠如專責小組負責人黃遠輝所言「沒有無痛的選擇」。政府只能以維護社會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為依歸。用林鄭的話說,就是要在公眾諮詢的基礎上「尋找一個最佳平衡」,然後作出果斷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