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一校一行政主任推行在即 政府需有清晰指引
政府近日公布「一校一行政主任」政策,教育局將於2019/20學年起,每年撥出五億元額外開支,供學校增聘行政職級,以減輕教師行政工作。教育界都為之振奮,相信有助解決中小學教師行政工作壓力繁重,教育界積累已久的弊病。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去年調查發現,教師工作壓力最大來源是學校行政工作,近80%教師每周工作逾51小時,當中 96%受訪教師持續出現負面情緒, 85%指工作壓力大,90%教師曾帶病上課,故推行「一校一行政主任」對教師而言絕對是及時雨。根據政策,學校可選擇開設常額「學校行政主任」職位,或領取「學校行政主任津貼」。「學校行政主任」薪酬與公務員二級行政主任薪酬掛鈎,即最低月薪為30,165元。但政策能否收效,要視乎政府能否提供適當指引,以及學校具體執行情況。
政策目標是透過行政主任,分擔目前教師的行政工作,但當中範圍甚廣,小至家長查詢、會議記錄,大至管理學校校工、學校維修事宜、採購物資的招標等,單靠一位行政主任能否處理如此繁重的工作成疑。有資深教育工作者擔心,若校方選擇領取「學校行政主任津貼」,最終校方可能只會用作聘請多個助理或秘書,作「打雜」之用,只能輔助教師處理校政,而未能走向行政及教學分家的目標。
故此,政府必須監察學校如何執行,包括在招聘過程是否按照指引聘請到具所需能力及經驗的人才,以及分工安排。政府應訂立指引,制訂招聘要求及統一的招聘試,以確保人才質素。另一方面,為配合政策,政府應加快推動校政管理電子化。目前有部份學校已透過內聯網管理校政,並以電子方式收取學校費用,容許家長透過八達通、信用卡支付活動費用,並以電子文檔形式繳交簽署好的通告,但仍有許多學校依賴人手處理校務,包括由教師或教學助理收取學生活動通告及人手點算費用。政府應制訂指引及時間表,要求學校推動校政電子化,以節省人手及加快效率,減少行政主任工作量。
「一校一行政主任」是政府紓緩教師工作壓力的重要一步,但其成效如何,仍要視乎能否有效執行,去達至政策的原意。政府推行政策後必須密切監察執行情況及定期檢討成效,配合校政電子化加強效率,使教師可專注教育工作及關心學生成長,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