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紀行】鮑渤:絲綢之路上,唯一激活的千年古城
新疆紀行系列評論之四
從烏魯木齊飛往喀什,在空中俯瞰,但見湛藍和混沌「兩重天」,構成藍與黃的鮮明比照。下了飛機一問,才知道剛剛刮過沙塵暴,大地留下黃沙漫漫。
喀什古城是絲綢之路上唯一存活的千年商埠,其基本色調就是質樸的土黃,洋溢着最純粹的古西域風情。喀什除了是傳說中的阿凡提故鄉,還盛產美女,香妃無疑最為出名。乾隆皇帝有40多個后妃,侍寢二十八年的香妃是他最寵愛的一個。傳說她「玉容未近,芳香已襲」。其實,香妃是否遍體生香無從考證,但乾隆只有一個來自西域的維吾爾族妃子卻是史實。
「鎮遠侯」班超當年投筆從戎,鎮守邊關,據點正是在喀什。很多人都知道西方史詩式的「斯巴達三百勇士」故事,但威震西域的東漢名將耿恭以數百壯士硬扛二萬匈奴精兵圍剿,最後只剩十三將士返回玉門關,這段中國版的「雷霆救兵」鐵血忠魂史,記得的人不多了,也是發生在喀什。
喀什古城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宮式城鎮,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生土建築群。高台民居鱗次櫛比,建在黃土高崖上。這裡有一條小巷叫「闊孜其亞貝希巷」,意為「高崖上的土陶」,可謂名副其實。喀什古城每天都有傳統的開城儀式,筆者在清晨進城,參觀了沿街的土陶作坊,傳承的多是祖上的工藝。無論器形還是花色,雖樸拙卻見精美。 據說有位老奶奶燒製的土陶,作為永久藏品被送進法國羅浮宮。
「黃土高坡」的古城,沉澱的是厚重的歷史。公元前128年,西漢特使張騫來到喀什(當時稱為疏勒國)。 他發現當地居然同中原的城鎮一樣,有着繁華的街道和店鋪,甚為驚訝 。張騫的見聞被寫進了《漢書•西域傳》。 從漢朝的「疏勒國」,到唐朝的「伽師城」,再到宋元的「喀什噶爾」,喀什成為絲綢之路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繁華驛站。
公元九世紀中期,喀喇汗王朝建王宮於喀什古城的北面高崖。維吾爾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傳宗接代,祖輩的房上便添一層樓。香火鼎盛,樓房層疊,蔚為大觀。樓上樓、樓外樓之間,縱橫交錯、曲徑通幽、忽上忽下,形成中國唯一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迷宮式古城。
整個古城以艾提尕大清真寺為中心向外作放射狀擴展,涵蓋高台民居,以及十三條主街和近百條小巷,有各種各樣的巴扎(集市),如坎土曼巴扎、土陶巴扎、帽子巴扎、首飾巴扎等。街巷蜿蜒而行,陌生人進入往往如入迷宮。 為了避免迷路,修築道路的工匠們在鋪排磚頭就考慮到「導向」功能。
外觀雖令人歎為觀止,但古城居民的「用戶體驗」可能不足為外人道。當地流行一順口溜:「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水管牆上掛,解手房上爬」,可見生活中有許多尷尬和不便,此外還有安全隱患的困擾:喀什市基本地震烈度為8度,層層疊疊的生土房屋「危如累卵」。
鑒於千年古城是生土建築的生態性的典範,是中世紀生土建築城市的活化石,是維吾爾建築藝術的集大成者,當地政府「如履薄冰」,高度重視,總原則是在確認私有房基地的前提下,不增不減面積,原地拆建。至於歷史形成的巴扎,保留並盡量擴大門面商鋪,讓維族居民可以在原址安居樂業。
據陪同筆者的當地官員介紹,古城改造牽涉五萬戶大約22萬人,總投資逾七十億。其中國家投資20億、自治區10億、喀什地區5.3億、房地產投資8億、喀什居民自籌23億。老城拆遷,從挨家挨戶做調研、溝通,繪施工圖紙,到施工。一戶一設計,沒有出現一起越級上訪事件。
喀什古城歷時5年改造,成為國家級5A旅遊景區。這是「創新思維激活一座千年古城」的經典案例,破解了世界老城改造的難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過考察後認為,喀什古城區危舊房改造對地震等災害有前瞻性的預防措施,改造後保留了原有的建築特徵,保護了居民的傳統生活習慣,其經驗值得推廣。
活化之後,佔地大約五平方公里的古城,足以讓遊人流連忘返一整天。筆者擇一個有百年歷史的茶館歇腳,泡一壺清茗,嶺南長途跋涉到西域的疲倦,在絲綢之路驛站的鼓樂聲中雲散煙消。維吾爾人是天生的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手中撥弄的樂器如熱瓦普、艾捷克、都塔爾、納格拉、胡西塔爾、薩巴依、達甫、彈布爾都是千年的傳承,外來者卻連名字都難以記住。又比如在十六世紀已經興盛,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十二木卡姆」,全套表演要唱二十四小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美女與鼓樂固然吸引,但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坐在鐵匠鋪子和茶館的維吾爾族老人。經過歲月的鏤刻,他們的皮膚與大漠荒原的色彩趨同,額頭上的皺紋深刻而生動,表情和眼神散發出飽經滄桑之後的淡定、凝重和睿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