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萃雯:兒童尿床須正視 醫生教路四個改善夜遺尿小撇步

2019-05-24
鄭萃雯
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
 
AAA

kid1.jpg

上星期和左右到日本旅行,某天深夜,弟弟忽然醒來,我閉著一隻眼偷看他靜觀其變。見他走向廁所打算開門,但因為不夠力扭開門柄,想了一會兒,就走向我床邊說:「媽媽,我想尿尿。」三歲半的他,第一次半夜主動起床尿尿,可能是時候幫助他戒掉晚上穿尿片了。

為年幼子女戒掉晚上的尿片,需要有耐性地循序漸進,訓練期間偶爾尿床也是正常。但原來兒童在五歲後,如果仍然有夜遺尿的情況,可能需要接受治療。以往曾經訪問小兒外科醫生談及小兒夜遺尿的問題,原來夜遺尿情況,可能與內分泌、大腦神經、或者膀胱功能問題有關。足夠的抗利尿荷爾蒙可以幫助腎臟吸收水份,令晚上製造的尿量較日間少,減少膀胱壓力,但有小兒夜遺尿的兒童,有六成人都有抗利尿荷爾蒙分泌不足的問題。而同一時間,尿床的小朋友入睡之後,大腦未能將「便急」訊號提升到認知層次,小朋友感覺不到便意,自然就沒有起床,導致夜遺尿出現。當然,亦可能與兒童膀胱功能異常有關,膀胱不能儲存太多尿液,或者膀胱肌肉容易受刺激而收縮。

是否只要孩子長大就會自然痊癒?醫生指,夜遺尿的自然痊癒率只有百分之15,如果情況持續,家長可先嘗試從日常生活的小技巧著手:

- 例注意飲水時間,白天時要飲足夠水份,每次飲完整杯水,不要分數次飲用,以免膀胱不斷受刺激。

- 晚飯後要避免飲太多水,並要養成睡前排清小便的習慣。

- 定制飲水及排尿時間表,讓膀胱習慣在若干程度漲滿才排尿。

- 在孩子沒有遺尿的日子給予讚賞及鼓勵,增強孩子自信心。

如果仍未能解決問題,家長便應帶小朋友求醫,醫生或者會採用遺尿感應器或鬧鏡治療,有需要的話,便要配合服用藥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