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習特會釋放出什麼訊息?

2019-07-02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CNUS1.jpg

近日,G20後,「習特會」正式舉行。兩國終於贊成重啟貿易談判,美國亦同意不再向餘下的中國貨品加徵關稅,並答允重新供貨給華為。

不少港媒及時評人希望見到「中國跪低」的畫面盡數落空,現在一地都是「眼鏡碎」。現在只能紛紛拍片撰文,仍勉強說是美國贏了,中國敗了,信口胡謅一番。不少港媒及時評人,都只懂閱讀幾份美國的所謂權威報章雜誌,然後把美國媒體的論點照搬過來,自以為掌握了真相,一直趾高氣揚的為美國吶喊助威。「習特會」後,美國居然同意供貨給華為,並承諾不再向餘下中國產品徵稅,氣勢泄了一大半。如今,那些一直詆毀中國的港媒,還有什麼好解釋呢?需知每一國媒體,在國家層面的報道中,都充當了「宣傳機器」的功能,在中美兩國發生貿易磨擦期間,西方媒體身在局內,試問又豈能盡信?

那麼,到底「習特會」釋放出什麼訊息?其一,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在G20不點名批評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並多次強調貿易自由的重要,還不只一次的表明談判要「平等」,其實是正正式式的在各國元首之前,向美國總統「打臉」。重點是,這種對美國的嚴厲批評,絕對不是什麼「中國的下台階」,而是結結實實的向美國「打臉」。

其二,美國承諾作不再向中國餘下超過3,000億的產品徵稅。這代表了什麼呢?基本上代表了美國同意「停戰」,不會繼續在貿易議題上,向中國逼迫,即不會再有什麼「極限施壓」。在談判的原理上,美國已放棄了「步步進逼」的姿態,其後的選項,就只有堅持原來的關稅,及稍減或取消所有關稅的可能。當然,美國早已無誠信可言,仍有可能不按談判禮儀出牌,向原來正在徵收關稅的產品「開刀」,增加相關的關稅。但無論如何,美國向中國貨品「全面開戰」的局面已經被排除在外。當然,有人會認為,如果美國再反口,繼續向餘下3,000億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呢?那麼,中美雙方便即等同「全面開戰」,算是「破局」,再無迴轉餘地。中國亦完全沒有可能在那時與美國再有什麼談判。部份泛民媒體期望看到「中國跪低」的情況,並不會出現。

其三、美國又允許美商向中國供貨。值得一提的是,在還沒有正式重啟談判的情況下,美國竟主動允許美商向華為供貨。美國談判時向來着着爭先,為何竟會忽然讓步?明顯可見,既然禁運這一招無法阻止華為發展5G,已失去其意義。如果堅持下去,亦只會反過來影響美國晶片商的利益。此外,就算完全禁運,可使華為的手機業務無發開展,但在中長遠來說,亦會加速了中國發展自己的民用電腦晶片的步伐。對美商來說,眼前利益已受到損害,就算華為不做手機業務,手機市場份額亦不見得會由美國商人獨得,還會大大影響美商在中國市場的中長遠利益。唯利是圖的美國,又豈會堅持真正的封殺華為?

其實,美國總統在中美貿易議題上的文宣,都是輕輕帶過。如果美國真的「贏了」,並拿到大好處,還不大肆宣揚?值得一提的是,美媒焦點報道的是,特朗普在北韓上的所謂「成果」。特朗普無法在「極限施壓」下,向中國取得什麼好處,便即化身成「第一個踏入北韓的美國總統」。中國連「下台階」也替美國總統想好了,算是對得住這個「世界第一強國」了。

當然,美國要「繼續領導世界一百年」,便會想盡辦法打擊所有對手。既然美國無法在貿易戰上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便會集中火力在金融和貨幣上出手,亦不排除會使用武力。在金融及貨幣上,中國的監管嚴密,唯一漏洞反而在資金可自由進出的香港。港府官員只長於執行,並沒有策略性眼光之深縱,萬一受到國家級的金融及貨幣攻擊,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實是不可不防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雷蒙多訪華反映了美國既想擴大又想限制對華貿易的矛盾心態。美國既要考慮追求更高水平自由貿易、繼續深化全球分工網絡和國際統一市場所帶來的風險,又要考慮徹底轉向排他性市場分割和技術控制、破壞過去一手締造的全球供應鏈的成本。

    馬雪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