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言論自由的邊界在哪?

2019-10-14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BAD1.jpg

「一字千金」什麼意思,NBA休斯頓火箭隊總經理達雷爾·莫雷給我們做出了完美展示。他的一句話,即將讓NBA失去上百億美元的生意。

有人不理解,Twitter上講一句支持香港爭取自由,憑什麼換來中國的打壓?中國不就是仗着市場大搞人口壓制嗎?他有言論自由啊。

這就陷入了一個長久以來的迷思,言論自由的邊界到底在哪?

講一個故事。1967年,法國近代史上的功勛總統戴高樂以參加蒙特利爾世博會為由正式訪問加拿大。這次訪問本身比較敏感,加拿大政府十分忌憚法國對於以法裔為主的魁北克省的天然影響力。

戴高樂到達當天蒙特利爾市政府本來沒有安排他演講,但等待他的市民站滿了市政廳前的廣場。戴高樂一看人民這麼熱情,感覺自己一句話不說也不好。於是走上市政廳陽台發表即興演講。

他高呼:「蒙特利爾萬歲!魁北克萬歲!」(法語:"Vive Montréal; Vive le Québec !")

粉絲們一下沸騰了,歡呼聲爆棚,於是他喊出了那句影響歷史的:「自由魁北克萬歲!」(法語:"Vive le Québec libre!")

來自自由世界領軍者法國的戴高樂在同樣奉行民主自由價值觀的加拿大行使了自己神聖的言論自由。結果呢?

得知消息後,時任加拿大總理萊斯特·皮爾森迅速強烈譴責戴的言論,並罕見的放出狠話:「加拿大人不需要被解放。」(英文:"Canadians do not need to be liberated.")

由於此次爭議,戴高樂不得不草草結束了他在加拿大的訪問行程,原計劃與皮爾森的會面也被取消。

而該次演講的影響之深遠,完全出乎世界的預料。從此之後,法加之間的外交關係一直緊張,直到2008年時任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明確表示不再支持魁北克省獨立才告一段落。

講到這裡,還有誰認為莫雷在這次事件裡享有言論自由?

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敏感點,任何機構在打交道的過程中當然要尊重對方的原則。對美國來說這個點可能在種族和性別,在德國可能在二戰陰影,各不相同。

魁北克問題是加拿大政府的心頭之患,涉及國家主權,所以加國對於戴高樂的言論反應劇烈毫不出奇。同理,香港問題是北京的心頭之患,中國近代史的屈辱讓整個民族對國家分裂的風險十分警覺,這不是無理取鬧或者「玻璃心」,而是一種集體條件反射。作為一個國際化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莫雷面對目標市場的敏感議題當然應該謹言慎行。

筆者沒有聽說過與西班牙打交道的跨國企業隨意在加泰羅尼亞問題上站隊,也沒有聽說過哪位西方公眾人物公開反對法國政府平定黃背心運動的行動。同理,負責任的團體或個人也不應該公開支持香港的暴力示威,尤其當運動中明顯出現了有分離主義傾向的元素。

莫雷的行為不僅是不尊重合作市場的民情,更是沒有職業道德的表現。一個體育聯盟原本與政治絕緣,中國市場也是他效力的球隊和聯盟非常重要的資產,而他不負責任的一句評論將火箭隊多年經營的中國市場一筆勾銷,更逼NBA回答一道只能在中國市場和美國民粹之間選擇的送命題。每年付給莫雷幾百萬美元年薪的火箭隊老闆估計早就動了炒他魷魚的心,然而現在美國的民粹主義讓他依然能保住工作,實乃黑色幽默。

此次事件已發酵成國際傳媒的頭條新聞,影響巨大。但截稿前,兩場NBA季前賽按原計劃在中國開打,合作之門並未關死。NBA聯盟為了商業利益會想辦法讓步解決這場危機。冬奧會日益臨近,我相信北京也不希望世界體育圈為中國的政治問題站隊。和解可能就在不久的將來。筆者更希望這次事件能讓世界各地的組織和個人重新思考國際交流中互相尊重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各國合作,減少國際爭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