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國家治理:從「貞觀之治」到「中國之治」
「貞觀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時期(公元626-649年)的天下大治和繁榮,其在中國歷史上享有獨特地位。
歷史學家普遍讚之為中國歷史上天下治理之典範和「黃金時期」。太宗皇帝李世民以其開放態度和領導才能,給大唐王國帶來了空前的和平與繁榮。
李世民在位23年(年號為貞觀),為大唐在鼎盛時期成為世界最強大最富裕王國奠定了基礎。
大約140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宣傳官員似乎在努力發掘這一盛世時代的深刻內涵,並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前後開始大談「中國之治」這一概念。最新媒體報道稱,四中全會為中國繪製了詳細的發展藍圖,將引領中國邁入一個國家治理和社會繁榮的「新境界」。
全會10月31日閉幕時通過了這份路線圖,但決定全文直到11月5日才公開發表。決定似乎有點兒令人失望,遠遠不及官媒宣傳的那樣令人鼓舞。
這份文件的名稱也有點兒繞口,「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核心不過是要加強黨的領導和合法地位。
決定指出,在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各項制度和治理能力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決議羅列了一長串口號似的承諾,從提高黨的依法執政和依法用權的能力,到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再到生態環境保護等,不一而足。這些承諾看起來都不錯,但如何才能落實在構建良好的治理體系上仍不明朗。
中國官方可能不會公開承認「中國之治」的提法借鑒了「貞觀之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10月31日發表評論,稱這一提法既不是中國歷史傳統的簡單延續,也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或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制度。
但從歷史上來看,「貞觀之治」確實值得思考,有諸多值得借鑒之處。當時取得成就富有傳奇色彩,以下只是其中幾個例證。
著名唐史學家李斌城及其他歷史學家認為,太宗皇帝之所以能實現大治和繁榮,得益於他任人唯賢以及廣開言路。他的諸位大臣不僅敢於表達不同意見,甚至還對皇帝個人的言行舉止提出建議。這對一位九五之尊的皇帝而言,實屬難得之品質。
在李世民治下,大唐日益繁榮,但他仍在裁撤中央政府官員,數量從2000多人減至約600人,以削減開支,提高效率。同時,他還大幅減少地方政府部門的數量。太宗皇帝還以身作則,遏制奢靡,提倡節儉,同時降低稅負,鼓勵發展文化和教育。
因此,盛唐跡象在公元630年開始初顯,這才是李世民登基的第四個年頭。當時,食品價格低廉,牛馬滿地跑。民間傳說稱,人們過着田園般生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一年,在這個約有2000萬人口的國度裡,只有29名犯罪分子被處以死刑。
貞觀年間的另一大特點是對外國人、外來文化和宗教的開放和包容態度。當時,大量外國商人、學生、藝人和教徒湧入首都長安,並在這裡逐漸形成了很多外國人生活圈。
唐朝早在公元907年就已滅亡,但外國人仍然稱中國人為「唐人」。同時,海外華人聚集的社區通常被稱為「唐人街」。這是唐朝影響力的最好佐證。
歷史學家李斌城認為,貞觀年間經濟社會空前繁榮,人們思想開放,樂於嘗試並接受新鮮事物。
在當下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包括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中美貿易戰,對喜歡引經據典的中國領導人而言,「貞觀之治」確實有借鑒意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