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飛上十三樓的絕技—飛機欖
說到本港已消失的「絕技」,不少人都會想到「飛機欖」。
飛機欖又名雞公欖、雞公欖、卜卜欖,由鮮白欖秘制。飛機欖本名是甘草欖,用鹽及甘草等藥材醃製而成,有些欖更會加上丁香、玉桂等,令白欖酸中帶甜,不易變壞,加上甘草味濃,有止咳、潤喉和戒煙功效。飛機欖最先出現於廣州西關,及後傳來香港,當時只售一斤六仙的欖很受歡迎。
令飛機欖發揚光大的,就是靠1959年由伶王新馬師曾鄧永祥主演的一套電影《夫妻和順欖》,該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戲中新馬師曾飾演一名白欖小販,擅長用丫叉將甘草欖飛上樓,令飛機欖得以發揚光大。
在6、70年代,香港住在徙置公屋的孩子最感興趣就是賣欖的小販了,他們斜背著欖型的容器,在民居街上沿途賣。當客人有意購買,就會用紙包著零錢,揮手示意大叫:「飛機欖!」讓販子看到自己的位置後,再把包好的錢拋到樓下,小販用帽接過之後,便會將久飛機欖拋到樓上,不管是最低的一樓還是最高的七樓,都一樣可以準確地將飛機欖拋到顧客手百發百中。橄欖就像是坐飛機上去的,「飛機欖」因此而得名。
這不只是簡單的買賣,每逢飛機欖小販經過,不論大人小孩都會駐足,走到橫騎樓看「表演」,有些街坊明明是住在二、三樓,但為看飛機欖表演,會故意走到六、七樓叫飛機欖,考驗販子的投擲能力。
不過80年代起,一些徙置公屋開始重建,七層公屋不再復見,更多的是十三層或更高的大樓,橫騎樓也消失了,飛機欖因此逐漸式微。
飛機欖之父
賣飛機欖賣到家傳戶曉的,有郭鑒基。他在13歲開始賣欖,走遍整個九龍,更自創賣欖歌:「咁靚嘅飛機欖,的確係冇得彈。生津止咳,下火又除痰。若有傷風兼病患,我負責寫包單,你食咗至好行。想買企定嚟,我飛粒畀你,你唔好眨眼。好靚嘅夫妻和順欖,包你兩公婆食咗冇得彈!」,一邊走一邊以響亮歌聲叫賣,一賣就是72年。
在賣欖初期,他到深水埗碼頭碰碰運氣,有時會擲石仔解悶,偶爾有陌生人要求較量,基伯每次均能獲勝。他因此想到商機,向母親借了五毛錢買欖入貨,再將兩或三粒裝成一包,加上一個二手長琴,一邊唱歌一邊叫賣,最高紀錄是能擲上十三樓,名聲傳遍全港,1970代高峰時期,他每天做2小時就拋約200份(大約10斤)的飛機欖。後來都市發展,樓房愈起愈高,他又要逃避警察執法,最後只能放棄叫賣,在路邊開檔。到2013年,基伯因病去世,「賣欖歌」從此變成絕響。
(圖片來源:《飛機欖基伯》facebb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