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勿讓文憑試成為學生自我探索的「緊箍咒」
去年末,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公佈了2018年的結果。香港學生雖然維持優異表現,但之前一直位列前茅的數學和閱讀能力分數,均下跌至第四位,被中國、新加波和澳門超越。該計劃測試方面分為閱讀能力、數學和科學,發展至今已共有78個國家參與,不少地區藉此檢討現行的教育制度,進行針對性的修改。故今次排名被自然引起不少教育界人士關注,是否顯示香港教育的競爭力有所滑落?
筆者一向不太著重這些指標短期的起落,即使香港人最喜歡作為比較的新加坡於PISA的表現,也一樣有起落。但香港學生過去六年於PISA的指標走勢,卻也許帶來一些啟示。就先回顧香港學生於2012年的PISA指標閱讀表現,這年學生的閱讀能力由2009年的第四位升上第二位,此後於2015年亦維持第二;那一年的教育界大事,就是舉辦了首屆中學文憑試(DSE),而其中成為了必修科的通識科,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升應記一功。
當年推行通識科課程,是為回應有人詬病香港教育制度太「填鴨式」。學科特色是訓練學生就社會議題作批判性思考。由於學生需要額外閱讀不同時事範疇的文章,自然帶動閱讀能力提高,因而提升該年學生的PISA表現。
但可惜的是,隨著時間過去,學生及老師都開始能針對性地準備通識科,大家不難看見坊間很多補習名師,以標榜能貼中多少文憑試題目招徠學生。學生不斷操卷、只求背誦一些針對熱門題目而擬好的範文,閱讀能力表現自然有所下降,2018年滑落回第四位並不難理解。
所謂見微知著,學生閱讀表現的起落,正反映學生真正能學到多少,在乎教育制度能否鼓勵多思考和探索,避免追求分數的操練及背誦。可惜直至今天,文憑試仍然「一鋪定生死」,大學甚少考慮學生文憑試成績外其他方面的表現。以致「考出來的分數是一回事,真正學到多少知識又是另一回事」。這也解釋了為何香港最需要創意思維的創科事業,至今仍是落後於眾多先進國家及地區。
要改革教育制度,也許可先從文憑試及大學入學入手。畢竟入讀大學心儀科目是學生及家長的目標,若大學願意把更多課外表現納入收生標準,設立多元考核學生思考能力的入學試,改變單靠文憑試一試決定入學,也許能鼓勵學校及家長讓學生參與更多元化的課外活動,自由探索感興趣的學習範疇。而學生亦可減輕文憑試的壓力,多為自己的心儀學科和理想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