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 | 星期四
 

陳凱文:泛民有從黑暴中賺取政治紅利嗎?

2020-05-07
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福山智庫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5c9014e9-4f5b-4619-b369-641a54b12a1a.jpg

日前,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昨出席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時表示,去年6月至今年4月15日,共有8,001人涉及反修例示威被捕,當中4成為學生,並批評有人包庇、鼓吹暴力,從中獲取政治紅利。民主派議員則反駁,鄧炳強聲稱有人企圖獲取政治紅利,並無實質證據。

某程度而言,鄧炳強所提到的政治紅利,跟坊間批評泛民政客吃示威者的「人血饅頭」,實乃同出一轍。至於說到證據,非建制派在上年的區議會選舉中大勝,成功取得389個議席,已是他們從修例風波中獲取政治紅利的最佳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非建制派能在上年區選中大勝,跟當時的選舉環境有着重大關係。受到修例風波的影響,香港一直不斷爆發間歇性騷亂,建制派作為政府執政同盟的盟友,亦自然成了反政府示威者的敵視和發洩對象。在此一暴力浪潮下,不少建制派候選人的議辦及宣傳物資被毀,更曾有候選人受襲,造成建制派無法正常落區拉票,亦間接地影響了區選選情。

換言之,修例風波所觸發的暴力浪潮,確實造就了一個不正常,甚至是不公平的選舉環境,非建制派則是當中的得益者。另一方面,非建制派當中的泛民主派,在今場修例風波中,對於示威者暴力行為的反應和態度,亦確實跟過往大有不同。

以2014年的佔領中環為例,泛民便一直強調和平、理性、非暴力,即所謂的「和理非」,若是遇上有意行使暴力的示威者,亦會有人上前阻止。及至2016年,旺角爆發暴動,主流泛民政黨亦在翌日發表聲明,譴責示威者擲磚、縱火及襲警的行為。

然而,到了今次修例風波,泛民各大政黨對於有示威者的暴力行為,不但未曾作出任何譴責,還提出「不分化、不篤灰、不割蓆」的口號。這一「不割蓆」的政治取態,標誌着他們已經放棄過去的「和理非」路線,並且有着默許乃至縱容示威者使用暴力的意味。

說到這裡,便不禁衍生一個疑問:為何泛民要放棄過去的「和理非」路線呢?難道他們不再認為人人均有天賦人權,其身家性命財產不應隨意遭到他人侵犯嗎?假若他們至今仍繼續標榜自己支持民主人權自由法治,為何對於示威者侵犯他人身體,以及損害他人財產的行為,他們又要選擇「不割蓆」呢?

唯一的合理解釋,便是主流泛民認為,他們若跟暴力示威者割蓆的話,不但削弱了當時的反政府聲勢,還會造成反政府陣營當中的激進選民流失,更有機會招來暴力示威者的怨恨,使把矛頭由指向建制派,轉為指向自己。

除此之外,今次的修例風波已讓主流泛民意識到,其支持者對於暴力的接受或忍受程度,原來比他們的想像中還要大。既然如此,他們還有割捨部分政治紅利,跟暴力示威者割蓆的必要乎?由此可見,主流泛民在修例風波的暴力浪潮中保持沉默,只不過是政治盤算的結果而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對於香港新的政治環境和選舉生態,非建制派顯然並未能適應,心底裡仍然是排抗新的選舉制度,但同時,完善後的選舉制度,絕不可能是「一時」之制,將會一直沿用並成為香港政制發展的「新路徑」,這意味拒絕接受新選制,不只是缺席一屆的選舉,而是永遠隔絕於香港選舉之路,這樣政黨就沒有再存在的需要和意義。非建制派如果接連拒絕參加新的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意思已經非常明確,就是「永別選舉」,這樣其成員就要思考出路問題,不想選的可留下,想選的化整為零,劃清界線,丟掉包袱,輕裝上陣,似乎是唯一出路。

    韓成科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