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淵:港區國安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2020-06-21
黃芷淵
港區全國青聯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822681adf33a96171db02511ca291e36.jpg

 日前,筆者出席了三策智庫與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舉辦的一個青年研討會,出席者圍繞「港區國安立法與兩岸關係」和「對港區國安立法的觀察與思考」兩個議題展開討論。

筆者認為,剖析《港區國安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須從三個方面做分析:香港角度、台灣角度、大陸角度。

香港角度

在兩岸關係發展上,香港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過去一段時間,香港因素和台灣因素,更形成雙向的相互影響關係,值得關注。

在香港修例風波發生一年之際,中央推出《港區國安法》,這個時間點非常關鍵。筆者認為,這是中央對香港政策的「重大分水嶺」,並明確表達其底線:「一國兩制」不能衝擊「一國」底線,涉及國家安全和主權的問題,沒有挑釁空間。

香港回歸23年來,一直未能就《基本法》23條立法,而且在可見的未來也難以進行本地立法。儘管很多人認為,中央這次的決定是在意料之外,但其實早在去年十月底,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中,就對建立健全對香港管制措施,提出指導性的綱領。從中央對港決策機制到對香港高官任命等,可見其實是有跡可循。只不過,筆者認為,中央並不願意太早主動出手,一直希望香港問題能香港本地解決。但既然社會事件持續那麼久仍未平息,而且本地似乎看不見破局之道,中央也就迫不得已出手,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訂立《港區國安法》,堵截香港在國安方面最突出的風險。

有人說,《港區國安法》就像一場「及時雨」,對香港接下來的局勢會有正面影響。但也有人說,在香港亂局未平息之際推出這部法律,可能引起更大反彈。筆者認為,《港區國安法》在立法實施後,短期內會有阻嚇和震攝作用,但接下來,必須做好兩大方面的工作:推敲細節和解讀釋疑宣傳。

《港區國安法》草案中提到,規定中央需設置「駐港國安公署」,職能包括分析研判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形勢,就維護國安重大戰略和重要政策提出意見和建議,監督、指導、協調、支持香港特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以及收集分析國家安全情報資訊等;香港也需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香港特區維護國安事務。實際上如何運作?另外,針對違反《港區國安法》的人士,雖說絕大部分執法檢控和司法工作都由特區完成,但極少部分的案件是如何處理?控罪的詳細定義是什麼?灰色地帶的問題怎麼解決?譬如,示威者堵路、破壞商店,如果高舉「香港獨立」的旗幟,他可能涉嫌「分裂國家」或「顛覆國家政權」。但如果他沒有舉旗幟,作出破壞公物或傷害他人的行為,並聲稱沒有政治訴求,只是對意見不同的人士表達不滿;這就沒有違反《港區國安法》嗎?細節方面要仔細推敲。

另一方面,香港一直以來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指派法官審理案件,但《港區國安法》草案的另一重點,是規定將由特首指定若干名法官處理與國安有關案件,打破一貫傳統。

其實中央駐港機關在香港回歸後一直存在,如香港中聯辦、解放軍駐港部隊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但從來不影響「一國兩制」的實踐與發展。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新機構,很多人會覺得陌生。縱觀香港社會上感到疑惑或反對的聲音,普遍離不開幾個觀點,《港區國安法》立法實施後,會否影響或破壞「一國兩制」實踐?會否剝奪香港人原有的民主自由?香港人使用社交媒體會否受到制約?這方面,必須加強解讀和宣傳,釋除民眾疑慮。

3b6da1c63dcd96f9c39356db7997f01f.jpg

台灣角度

過去一年,香港修例風波一直是兩岸關注的焦點,「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不絕於耳。在香港問題上,頻頻發聲的蔡英文,成功借助香港事件與台灣的新一代取得連結。香港因素在台灣大選中,起了非常關鍵的影響。

但是,在蔡英文520就職演說中,她一個字都沒提「香港」。筆者認為,蔡英文是做過沙盤推演的。時間軸上,520演說之後就是全國兩會,接下來就是香港修例風波一週年和七一香港回歸紀念日。再接下來,九月有香港立法會選舉。這場選舉之所以重要,因為會對下屆特首選舉造成關鍵作用。或許大家早就有預期,全國兩會期間,中央對港政策可能會公佈一些什麼。蔡英文在520演講時,也顯得較謹慎,不提香港,避免對區域安全造成刺激。

不過,在《港區國安法》推出後,蔡英文隨即在Facebook發表文章,威脅稱「香港情勢一旦發生變化,可停止適用《港澳條例》一部分或全部」。這篇文章,引起很多香港示威者不滿,認為蔡英文是和香港人「割席」。但幾天之後,她的表態又有所改變:少談《港澳條例》,多着重在對香港的「人道救援行動方案」。

蔡英文在《港區國安法》的回應上顯得較尷尬,既表態與香港人和民主站在一起,但又拒絕修法《移民法》、《難民法》等,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過於激進,或會觸碰北京底線,自己不討好;過於後退,被香港人罵她「割席」,她也無法向支持者交代。

另一方面,過去一年,國民黨內部的種種複雜情況,加上兩岸三地的微妙因素,及外圍環境及中美間的博弈升溫,國民黨在大選落敗,韓國瑜被罷免,這不僅僅是「罷韓」和「挺韓」間的角力,更是兩岸關係及新時代國際形勢下,台灣政局的新博弈。

台灣還要考慮國際形勢發展。這個小島夾在中美兩國的博弈中,不難預測,下半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兩岸對抗恐怕難以緩解。在這樣的局面下,筆者認為,台灣接下來應做好危機管控,避免誤判和發生意外。

不過,回到《港區國安法》,這對解決台灣問題具有借鑒意義。從中央政府解決香港問題的手法來看,這是一種警告,明確告訴外部勢力,中國對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和能力。如果未來,面對台獨勢力,大陸同樣可以用《反分裂國家法》作基礎,打擊台獨分裂勢力。

大陸角度

蔡英文520演說後,沒多久就召開了全國兩會。仔細觀察,有幾個現象很有意思。第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涉及台灣部分非常短。第二,隔天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吿》,過去強調的「和平統一、一中原則、九二共識」這些字眼,起初幾乎都沒出現。只有「反對台獨」和「促進統一」的陳述。第三,王毅在外長記者會上,提到不少涉及台灣和兩岸的言論,包括回應外部勢力等,可見國際因素在兩岸關係中的關鍵性。再者,汪洋兩次下團組,都與台灣有關,在過去較為罕見。而在全國兩會閉幕記者會上,上面提到的「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和平」等字眼,又全部補進了《政府工作報吿》。

蔡英文雖然宣誓,不推動「法理台獨」,但因為她不接受「九二共識」,在這樣彼此缺乏互信的前提下,兩岸比較難啟動新一輪的「對話」。不少分析皆認為,兩岸關係可能進入「法理鬥爭」的階段。例如會不會把《反分裂國家法》修法更明確?增加更多細則?或者另外訂立《國家統一法》?

筆者認為,雖然兩岸關係不樂觀,但兩岸都希望可以繼續維持和平穩定,不希望出現太大變數。一方面,蔡英文在重大場合都避開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不談,另一方面,大陸也沒有直面相關議題。

但隨著《港區國安法》出台,中央已經明確表態,「國家安全底線不能破壞」。從另一角度分析,這也是在警惕台灣,這同樣是對兩岸關係的根本底線。

兩岸關係發展已來到十字路口,如何避免分歧擴大非常關鍵。未來發展的挑戰不應被低估,但終究大方向不能變,不應變,也不會變。

延伸閱讀
  • 民主黨晚宴之所以屢屢受到阻滯,主要是受其「名聲」所致,一個與「攬炒派」齊上齊落的政黨,一個至今拒絕與激進勢力切割的政黨,一個多名核心成員不是身陷囹圄,就是潛逃外國,甚至淪為通緝犯的政黨,自然令人避之則吉。

    卓偉  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