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花木蘭的尷尬
「我也是納了悶,中國這麼大,幹嘛非要去新疆拍?」和新加坡的同事聊到最近上映的《花木蘭》,同事很是疑惑。
迪士尼斥資2億美元(2.72億新元)拍攝的真人版《花木蘭》因為疫情經過一波三折,本月終於與全球觀眾見面了。可隨之而來的不是迪士尼期待的票房豐收,而是源源不斷的爭議。
影片9月初在Disney+首映後,眼尖的觀眾發現片尾的鳴謝字幕中出現吐魯番公安局等新疆政府機構,這在高度關注新疆人權問題的西方觀眾看來,可是犯了大忌。
據說《花木蘭》主要拍攝地在新西蘭,而新疆只是迪士尼在中國的20個取景地之一,長達近兩小時的電影,最終以新疆為背景的畫面,大約只有一分鐘。迪士尼大概沒料到,就這樣與敏感的新疆人權問題沾上關係,還因中美衝突全面加劇,遭遇到上綱上線。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上周致信迪士尼,要求該公司解釋製作《花木蘭》電影時與新疆安全和政治宣傳當局之間的關係。西方社交媒體也掀起一場「抵制花木蘭」(#BoycottMulan)的運動。在新疆爭議之前,《花木蘭》也因為主角劉亦菲去年8月在社交媒體支持香港警察,遭遇香港民主派支持者公開抵制。
在西方不討好,那麼在中國市場呢?作為講述迪士尼唯一「中國公主」故事的影片,《花木蘭》上映前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屢屢上熱搜,關注度和話題性都不遜色,可影片上周正式上映後,口碑實在慘不忍睹。
從中國輿論對《花木蘭》的評論看,這部電影的「槽點」實在很多。北魏的花木蘭穿越時空,住進了宋朝之後才有的福建土樓;祠堂里大紅燈籠高高掛、胭脂比牆灰還厚的雷人「木蘭妝」,都再現西方審美對中國的刻板印象;花木蘭在電影里變成天生的女漢子,還自帶一種難以解釋的「氣」,超能力的人設讓人摸不着頭腦,也不符合中國觀眾心中出生平凡但勇敢善良、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形象。
花木蘭只是出現在《木蘭辭》詩歌中的人物,並沒有明確歷史記載,電影創作做一些創意和改編本無大礙。但《木蘭辭》畢竟在中國廣為傳頌,電影對花木蘭故事的基本線索是否忠實,對中國傳統和文化的理解是否停留在膚淺的表徵,融入的中國元素是否只是為了給電影添上獵奇的色彩,都是中國觀眾衡量這部影片好不好的標準。影評網站豆瓣上,中國觀眾打出的4.8分評分(滿分10分),說明迪士尼的這部《花木蘭》在觀眾心中是不及格的。
原本希望東西方通吃,結果卻兩邊不討好。《花木蘭》陷入的局面反映了很多西方企業面對的尷尬境地,一方面想要竭力討好巨大的中國市場,一方面也越來越難在激烈的地緣政治博弈中獨善其身。
雖然《花木蘭》在迎合中國市場上有點用力過猛、對中國傳統和文化理解不夠到位,但毋庸置疑,真人版《花木蘭》對中國市場還是有誠意的。導演妮基·卡羅(Niki Caro)在接受中國官媒訪問時曾稱,這部電影是「給中國的情書」;劉亦菲、鞏俐、甄子丹、李連杰等清一色華裔演員組成的卡司陣容,也是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
據美國媒體報道,為了避免爭議,保證能在中國上映,迪士尼在開機前還特別請中國相關部門看過劇本,聽取中國電影主管部門給出的意見,幾乎坐實美國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早前對迪士尼關於「向北京叩頭」的指控。影片還根據觀看試映的中國觀眾反饋,刪去了花木蘭和心上人激吻的鏡頭,以符合中國觀眾口味。
不過,除了要小心翼翼防止在中國踩雷,迪士尼等西方企業如今也在各自的國家面對更大壓力。有在華歐洲企業高管就透露,他的公司因為在新疆有業務而遭到輿論質疑,被要求提交嚴格的合規報告。由於北京在香港、新疆方面的政策,與西方社會的普世價值確實有所抵觸,當地政府也不得不在輿論的壓力下做出回應。
《花木蘭》陷入爭議或許只是一個開始,中國和西方對立的緊張氣氛中,中間地帶看起來只會越來越小,再也沒有所謂的政治歸政治、商業歸商業、藝術歸藝術。像迪士尼這樣的西方企業,原本一心只想賺錢,現在看來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稍不謹慎不僅賺不到錢,而且兩邊都可能踩到雷。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