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解讀林鄭回港後的訪問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女士宣布要推遲發表最新一期的《施政報告》,坊間的不同陣營也有不少揣測,但大都不過是藉此好沒來由的痛罵林鄭一番,並無什麼具體結論。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呢?
眾所周知,港府本來早已完成《施政報告》,但現時卻需要延遲至11月底至12月才能公布,肯定不是因為單純想加進什麼「惠港新政策」。就算中央有什麼幫助港人的新計劃,也可以到時候才公布,不必一定要放到今年的《施政報告》之內。「好事」可以隨時「追加」,只有「重要事」或「大事」才要謹慎的公布。因此。普遍相信港府反是有需要取消《施政報告》當中的某些政策,或大幅改變施政方針,才要更長的時間作修改。
但這又是否表示林鄭的報告「不合格」,並需要「發還重做」呢?其實又不一定。比較持平的看法,似乎是現時國際形勢及大局有變,而且刻不容緩,有某一環節又似乎和香港有關,才會有這種類似「發還重做」的情況。
現時,特首林鄭雖然尚未北上赴京,但至少會知道一些中央的「新想法」,我們或許可以從她回港後接受的訪問當中,看到一些端倪:
1. 沒有「桂山島」之類的計劃:近日,有建制派尋求中央幫忙填海造地,或直接把新土地送給香港作發展之用等等。林鄭則比較肯定的指出,並未聽聞過中央打算幫忙填海造地,或把任何額外的土地再送給香港,包括「桂山島」。林鄭的說法,差不多算是替中央「傳話」或「闢謠」。
2. 既然每次打餐死,不如打餐大:林鄭再次表明,港府要增加土地供應,「填海造地」是最合理的選擇,並重申提及「大嶼山填海計劃」。但值得一提的是,林鄭的具體說法是,既然港人需要保護海港及郊野公園,則比較可行的做法,就是在「大嶼山填海」。當中尚有三點值得留意:
林強調了「大嶼山填海」是一個對現實情況的「妥協」。換句話來說,既然「大嶼山填海」已經是一個「妥協」了,就不會是一個還有很多「討價還價」空間的議題了。
她的一段說話,亦含蓄地點明了「保護海港條例」及「保護郊野公園條例」才是「移山填海」的重大障礙。回歸23年以來,港府高官絕少把這兩點說得如此清楚明白。當然,以港府多年來的表現,我們亦不大相信會有官員膽敢挑戰這兩大條例。但中央政府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不能假定永遠沒有人敢觸碰這兩條「惡法」。至少,修改或廢除這兩大條例,已重新成為放在桌面上討論的選項。
特首雖然有提及「大嶼山填海」,但不再用「明日大嶼」這四個字,反而是長篇大論的說在大嶼山那幾個島上填海。我們有理由相信,原本至少耗資6,000億港元的「明日大嶼」計劃,亦有可能出現重大修改。看上文下理,似乎亦暗示了「大嶼山填海」只是其中一個「填海方案」,但並不一定要按照「明日大嶼」的思路去發展。這亦有可能暗示有需要在香港其他地方繼續「移山填海」,並非只得一個「明日大嶼」計劃可做。
3. 所謂的「強強聯手」及「雙引擎發展」:其實,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發表講話時,只強調了深圳市的成功,並認為深圳可作為發展的「引擎」及「試點」。習主席明明沒有說過「雙引擎」,為何林鄭會這樣提出呢?中央更加沒有說什麼「強強聯手」。現時,香港抗疫失敗,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在大變局當中更需要重新尋找定位。此外,香港早已全面落後,高科技及金融創新上的發展遠不如深圳。香港明明是在向中央求救,還好意思說什麼「強強聯手」?還講什麼「雙贏」?世上只有「獨贏」,就算不是「你死我活」,也肯定要分「莊閒」,那有什麼「雙贏」?「雙贏」的真正用法,是當自己實力遠勝對手時才說出來「勸降」的。怎會有人「求救」時,還說什麼「雙贏」和「強強聯手」呢?除了是港人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之外,亦有一種可能,就是林鄭收到中央的一些風聲,涉及香港策略定位的調整;香港「命不該絕」,尚有一點「剩餘價值」。
對中央政府來說,香港尚有什麼「剩餘價值」呢?中國大陸和香港還有什麼可以互惠互利,並使港人仍可「厚着面皮」的說什麼「雙贏」呢?這次習主席南下,除了是慶祝深圳成立40周年之外,中央還宣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國家來說,香港的價值始終在對外的金融制度,或許仍可為「人民幣國際化」出一分力。「數字人民幣」在大陸成功落實後,香港亦有可能將會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對外窗口」或「試點」。
只是,香港作為金融城市,理應十分自由放任,但城內卻有極濃厚的「保護主義」,過份保護「土地」及「本地專業人才」的結果,自然是大幅削弱了香港的競爭力。香港只有全面開放,大量引入人才及開發土地和基建,方能做好「對外窗口」這個角色。「一國兩制」的原先設計,理應香港才是「開放」的一方,但近來竟越來越「保守」,反而深圳還比香港進取。深圳作為中國大陸的重要試點,當然可以走得比其他城市較前,但香港作為「對外窗口」,只能做得比深圳更自由及開放才合理。
無論如何,這次剎停「施政報告」,理應涉及策略層次的調整,但具體是什麼,就只能等到林鄭上京後才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