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施政報告:不及預期 但方向正確

2020-11-27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c1.jpg

推遲了六周,特首林鄭月娥終於宣讀了2020年度施政報告。從突然叫停,到赴京面聖,再到最終落地,社會心情隨之起起落落。

8月時林鄭說來年政府準備「慳錢過日子」,已讓很多人對她死心。臨時押後找中央加持的消息一出,又讓人重燃希望。然而現實很殘酷,這份施政報告只能說中規中矩,不及預期。筆者在10月的文章中就曾預計,六個星期很難從無到有談出具體可操作的政策,但沒想到竟是通篇無亮點。

所謂亮點,就是諸如設立創科局,推出「明日大嶼」等方向性的、有深遠影響並可帶動各行各業發展的政策,尤其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香港太需要一個劃時代的大計劃了。

筆者認為,越是外部環境惡劣,政府越應該用公共投資推動經濟,布局未來。然而金融穩定的緊箍咒也讓港府為難,兩難之下求穩也可以理解。

本次上京的結果也是一個信號:北京再也不會對香港有求必應了。比如林鄭在出發前提出的「不清零通關」目標,最後變成了一個笑話。她臉上的手指印還未消退,香港第四波疫情就來了。政圈推測的國家級支持計劃也是「乾打雷不下雨」,也難怪,現在國家正面對疫情與國際形勢的雙重考驗,自己口糧都吃緊,怎可能專門再為你做一頓大餐?

推進陸港融合 方向正確

唯一可喜的是,在這種「孤立無援」的悲觀狀態下,港府堅定的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方向性選擇:更積極的推動陸港兩地融合。政策雖然投入不多,但可能會有深遠的影響。

例如「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拋棄傳統的口頭「鼓勵你去」,開始動用真金白銀「資助你去」。2000個職位,每個職位每月資助港幣1萬至1.8萬,真正的「貼錢請你返工」。

雖然看起來「簡單粗暴」,但筆者相信會有很多年輕人爭搶機會且因此受益,整個香港也會因此受益。當你只是口說大灣區怎麼好,因社會制度、文化的天然隔閡,勇敢的行動者只是寥寥。但當一批人有了成功經驗,他們就會形成示範效應,未來必然會有更多後來者加入。如果此計劃可以捅破年輕人北上發展的「窗戶紙」,港人發展的空間就會得到實質性拓寬。

促進融合的政策還包括,新皇崗口岸的「一地兩檢」安排,「港車北上」和支持保險業在內地成立售後服務中心。這些都將幫助香港依託大灣區7,000萬人口乃至內地14億人口中快速擴大的中產人群尋求發展機會,是軟性的基礎建設。

最後,關於疫情防控和恢復經濟的方向,林鄭似乎也搞明白了。她終於把「清零」作為目標了。繞了一大圈,看看這個,學學那個,信了一段「與病毒共存論」,終於繞回來了。且不說無數跨境生活工作人士的需求,從最現實的角度講,內地是香港最大的消費來源,想要恢復經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恢復與內地通關。想通關,就要實現「清零」。這麼簡單的賬,年薪幾百萬的高官們不應該算不清楚,但過去幾個月他們就是沒算清楚。

既然確定了方向,就應該把政策重心都放到實現與內地通關上,「旅遊氣泡」什麼的都先放一放吧。

之前港府抗疫躡手躡腳,舉棋不定。既想管,又怕爭議。現在應該堅決執行了。本月開始,國外入境者必須酒店隔離算是亡羊補牢的開始。雖然晚了N步,至少找對方向是做對事情的第一步。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如今距離林鄭月娥離任日子不到一個月之際,要評價她的政績似乎有點早。或許要等十幾二十年後,歷史才能給林鄭一個客觀的評價。

    戴慶成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