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源遠:美國能重新領導世界嗎?

2021-01-18
洪源遠
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政治學教授
 
AAA

66666.jpg

如果美國要重奪全球領導地位,使其能夠與中國展開建設性競爭,並維持這一地位超過一個總統任期,拜登政府就必須解決不平等問題,以及全球化帶來的代價。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即將舉行,「美國重新領導世界」的希望熊熊燃燒。將中美間的角逐轉化為建設性競爭,不失為一種正確的思路。不過,拜登能否恢復並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取決於他能否有效修補國內裂痕、解決部分美國選民對全球化影響的深層擔憂。

拜登曾多次承諾,他將努力恢復美國在特朗普執政期間,遭受嚴重打擊的國際信譽與全球地位。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將儘快重新加入特朗普退出的,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多邊機構和以《巴黎協定》為代表的國際協議。

這些承諾共同指向一個前景,即美國重回自由主義國際秩序領導地位。這將有利於美國與中國開展更有效的競爭以及合作。但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許多美國人不希望他們的國家再次領導世界。

拜登雖贏得去年11月的選舉,但他並沒有如自由主義者所願,徹底否定特朗普及其臭名昭著的民粹主義。沒錯,拜登的確贏得8100多萬張選票,比歷史上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候選人都多。但是,儘管爆出前所未有的一連串醜聞、應對疫情糟糕透頂,特朗普還是獲得7400多萬張選票,高居歷史第二;與2016年相比,其少數族裔選票佔比也有所上升。

特朗普為何仍舊如此受歡迎呢?澳大利亞作家、倫理學家辛格(Peter Singer)提出,近半數的美國人已然「失去靈魂」。這一論斷顯然適用於特朗普基本盤中最極端的群體,包括白人民族主義者和新納粹分子,也就是1月6日襲擊國會山的主力軍。但是,還有些人即便並不那麼激進,也還是投票給這位毫不掩飾種族主義傾向、拒絕譴責白人至上主義的總統。

儘管如此,若僅以固執和偏見來解釋對特朗普的支持,就未免太過簡單了。畢竟,在2016年投票給特朗普的人里,有13%在2012年投給奧巴馬。此外,特朗普在這次大選所得的選票,還比2016年多了1000萬張。

特朗普支持陣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是一方面,農村與工人階層選民對收入停滯和不平等加劇的憤怒也是。一些亞裔選民也支持他在中國問題上的鷹派立場。作為政壇「局外人」,特朗普得以利用人們對政治精英階層的怨恨,攻擊共和黨機構,把自己包裝成不滿群體的代言人。

這些選民錯誤地將希望寄托在特朗普身上。實際上,特朗普從未真心實意地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反而是毫不內疚地煽動他們採取暴力行為,過後又棄之不顧。特朗普和他的同謀之所以能夠愚弄這些選民,一個結構性因素就是:許多人從全球化獲益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受害。

全球化的贏家包括將製造業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區,從而賺得盆滿缽滿的大公司,以及這些公司所遷至的發展中經濟體,特別是中國。輸家則是因此丟了工作的數百萬美國製造業工人。再加上美國的種族主義痼疾,和在社交媒體上所散播的假新聞,後果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對全球化大失所望的,不只是工人階層。隨着全球經濟重心向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轉移,這些國家在國際機構中也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國際機構理應代表所有國家,而不僅僅是這些機構的創始國。對許多美國決策者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他們認為,如果美國承擔了維持世界秩序的成本,就得確保其利益優先。

特朗普確實兌現了他的「美國優先」諾言,不再履行全球領導的承諾,縮減了在海外的參與度,還修建了邊界牆。他完全滿足了選民的要求。然而,他的政策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個美國領導層所無法接受的後果——中國的地位不斷提高,因為它填補了美國退出所留下的領導空白。

為應對這一局面,特朗普政府將中國刻畫成美國的死敵,發動了破壞性極大的貿易戰,大舉實施制裁。對北京來說,這些充滿敵意的舉動證實了其長久以來的疑慮,即不經過戰爭,美國就不會接受中國的崛起,因而中國也做出了防禦性回擊。由此所產生的不信任和敵對的惡性循環,至今仍在繼續。

對於拜登政府而言,有兩項經驗教訓須格外重視。首先,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美國不可能既放棄全球領導地位,又不允許其他國家取而代之;如果它堅持如此,就會產生衝突和邊緣政策。其次,在過去四年里,美國與中國的衝突,既是與中國的決裂,也是與全球化的決裂。

這意味着,如果美國要重奪全球領導地位,使其能夠與中國展開建設性競爭,並維持這一地位超過一個總統任期,拜登政府就必須解決不平等問題,以及全球化所帶來的代價;否則,特朗普——或者更糟糕的情況,即一個「加強版的特朗普」,很可能在2024年或2028年奪回總統寶座,並摧毀拜登政府在其任期內所取得的任何進展。

(作者是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政治學教授,著有《中國如何擺脫貧困陷阱》(How China Escaped the Poverty Trap)及《中國的鍍金時代》(China's Gilded Age)。英文原題:Can America Lead Again? 版權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21)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