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地名變遷話滄桑

2021-01-29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3981611909790_.pic_hd.jpg

春節將至,身邊很多客家鄉親已陸續返鄉。鄉下的許多舊時地名,譬如香山、鎮平、長樂、新安、歸善、程江,知道的人越來越少了。這些地方,即是現在的中山、平遠、五華、寶安、惠陽、梅縣。

3971611909789_.pic_hd.jpg

3911611909783_.pic.jpg

在香港也一樣,許多地名的變遷都有故事,折射的是歷史滄桑。譬如港島和九龍的大多數地名,由英國人以英軍將領、政治人物命名,或直接從大不列顛的地方名移植而來,再音譯成中文。從地名已可窺見香港的百年殖民史。

地名除了因地緣政治或歷史事件而更改,也會因為地理與氣候特徵、改朝換代、風物民俗的變遷而改變。

舉一例,元朝時期編撰的《南海志》標註香港地名,今人看了也不知身處何方,譬如大步海如今叫吐露港;青螺角、荔枝莊即是現在的赤門海峽;元朗在古時稱為橫洲。大嶼山叫大奚山。清朝時,官府禁止原居民在錦山斬樹及建屋,故名禁山,後來才改稱錦山。

3921611909784_.pic_hd.jpg

從前,九龍半島一片荒蕪,油尖旺一點也不旺。因為缺乏平原,不適合農耕,所以人煙稀薄。人丁相對多的是旺角村。原名芒角,因種滿芒草而名,及後被稱為望角,商賈雲集熱鬧起來了,才喚之旺角。

改名,有些是因應時代發展和鄉村市鎮化。聚居了眾多西人的愉景灣,昔日叫大白灣。多年前給發展商看中,發展成今天的度假式社區,但大白灣這個名稱,幾近被遺忘了。附近有個地方叫陰澳,興建迪士尼樂園之後,作為主題公園的門戶,陰澳這名字自然欠佳,已改名為欣澳,老虎巖原址興建徙置區,定名樂富,取其「安樂富足」之意。

另有一種情況,當一些基建工程、交通路線出現,地名與位置偏離導致「今時不同往日」。例如港鐵出現前,荔枝角站是以前的長沙灣,美孚站才是人們熟知的荔枝角;銅鑼灣不在時代廣場一帶,而是現時的天后。

3901611909782_.pic.jpg

3951611909787_.pic_hd.jpg

新界鄉郊由於開發的地方較少,鄉村和山脈的名字沒太大變化,許多古地名沿用至今。但也有一些不明原因,說變也就變了。譬如沙田這個地方,歷史上一直稱為瀝源。自從九廣鐵路在沙田村設站並以村命名。沙田就從一個村名變成整個區的稱呼。和沙田瀝源例子相似的還有黃大仙。該區的總稱一直叫竹園,按理說這名雅俗共賞,但不知何故卻消失了,現在整個區稱為黃大仙。

在拓植及農耕的歲月,客家人聚居的山地,叫的名字往往與農務和鄉村風物有關,且隨意性很大。從香港乘車返筆者的家鄉梅州,一路上能見許多難聽的地名,瘦狗嶺、打狗窩、鬼叫嶺、牛屎㘭,等等。今人聽起來甚至會覺得不雅,故而置換順耳一些諧音或近音字。香港較為人熟悉的例子,鹹田改為藍田,馬尿水改為馬料水,大尾篤改為大美督。

3941611909786_.pic_hd.jpg

3931611909785_.pic_hd.jpg

這類例子枚不勝舉。現在稱為九華徑的地方,以前叫狗爬徑,因位於陡峭山上,人與野狗上山皆似爬行,故名狗爬徑。清水灣半島西岸分為上流灣及下流灣,但下流灣寓意「怪怪吔」,現在已叫田下灣了。牛池灣以前叫牛尿灣,昔日是放牛的地方。自從香港政府建了「老牌公屋」並取了一個充滿陽光和希望的名字叫「彩虹邨」,牛池灣作為地名也可能湮沒在歷史的塵煙中。

在香港因不吉利而改名的地方不少。如吊頸嶺改為調景嶺,掃墓坪改為秀茂坪。現在的大貴灣,原來有個挺嚇人的名字叫大鬼灣。五桂山,以前叫五鬼山。

3991611909799_.pic_hd.jpg

物是人非,時移境遷。地名改得好壞,見仁見智,筆者無從置喙。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地名變遷,承載著豐厚的人文歷史,所以記述下來很有必要。今人都知道荃灣深井燒鵝好味道,但當地客家村清快塘原名青蟈塘,知道的人有幾許?萬宜水庫是香港人週末遠足最好的去處之一,但有多少人會留意,水底下有一個薪火相傳了三百多年的客家村,名字叫爛泥灣。如今,名字與村莊都沈埋水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