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闊歷史》追憶已消逝的九龍街市集
約1930年的九龍寨城西牆。經過八十多年後,原來軍營已改為民房,軍事價值一去不返。
作者:邱逸博士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據《新安縣志》,香港地區在康熙年間的墟市有元朗墟(大橋墪墟)和大埔墟(大步頭墟)。到清嘉慶年間,香港境內的墟市多了一倍,除原有的圓朗墟和大步墟(即大步頭墟)外,多了石湖墟和長洲墟。不見有九龍的墟市,更遑論從歷史的資料中找尋九龍街的歷史起點。九龍街的記載只散見於本區原居民的族譜內。
據史家夏思義(Dr. Patrick Hase)猜測,九龍街可能在明代經已出現,因為當時活躍於華南的船隻多會取道汲水門,經九龍灣至鯉魚門這水路出洋,它們在今日的九龍灣作短暫停留,觀察潮迅和風向外,還可補充船上用品,九龍街這個海濱市集亦由是形成。
1910-20年代的九龍寨城,一個小孩站在廟前。
九龍街的範圍由白鶴山山腳近東頭村處,延至海濱,但不包括日後九龍寨城地段。早在鴉片戰爭以前,九龍半島最重要的商業地區,前往該地做買賣者,估計亦以漁民和農民居多,除農產品外,還有柴薪、乾草、食油和鹹魚,後來還包括火水 燃料。
從《九龍城侯王廟重修碑記》(1822)紀錄所見,捐助重修侯王廟名單中,便紀載了百多個商號和店舖的名字,其中有三十多家為石礦場(塘)、二十多艘漁船(拖)及至少三家街渡的經營者(渡),連赤柱、大埔、深圳及石灣的商號也出現在這份捐助芳名之內。由此可知在十八世紀初,九龍街已出現不少漁戶、礦場、街渡和店舖,這些經濟活動更聯繫到今日的港島、新界及國內的市場。
二十世紀初的九龍寨城,我們還能夠看到城牆
我們今天不難猜想,九龍街之所以成墟市,與它優秀的地理環境是劃不開的。當船隻途經香港時,為避開港島南部的強風勁浪,以由西至東的航程來說,都取道由急(汲)水門,經尖沙嘴、九龍灣、鯉魚門及佛堂門等處航向外海。由於水流和潮汐等問題,船隻無法在同一天連續通過汲水到鲤魚兩門,而必須在維多利亞港內稍作停留,以待水流出航之便。停留期間,風浪較平靜的九龍灣就成最佳的停泊處。停泊時,大多會上岸補充食水、蔬菜、柴薪等。日子一久,市集規模形成。
十九世紀晚期,九龍城通往其他區域的小徑
1900-10年代的九龍城,居民在買賣食物
到了19世紀中葉,九龍街已發展至相當規模,清廷興建九龍寨城,有關的公文談及白鶴山一帶時,說此地五里以內沿海地帶,店舖民戶數百戶,以這個戶數與1841年時港島不同地區的人口相比都要多,可見九龍街的規模。道光年代的《廣東水師營官兵駐防圖》,更稱之為「九龍墟」,其屋宇面積廣大。前往該處做買賣的,以漁民與附近鄉民為主。鄉民出售的,多為剩餘農產品、柴薪、生草藥及捕獲的野獸,這些都是漁民主要需求。鄉民亦購回副食品、日用品及工具。另外九龍街又聚集了各行各業的工匠(如裁縫、泥水工匠等)。到19世紀末,九龍街更發展出本身的飲食娛樂業,如茶居、酒舖,甚至鴉片煙館等。
1866年,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S. Volunteri)所繪的《新安縣全圖》,以及同年的《中國沿海入口徵稅站圖》,都正式記錄其名稱為「九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