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重建中美關係:中國也需自省

2021-02-01
王向偉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2-01 at 09.31.48 (1).jpeg

自新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在尋求新思路新策略以重置緊張的美中關係。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1月25日表示,拜登總統希望用「耐心」來處理對華關係。

「耐心」,這一用詞選擇令人回味,也令中國官員和分析人士議論紛紛,琢磨這樣用詞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人認為,這意味着拜登需要較長時間,以便對其前任四年裡實施的毀滅性對華政策進行全面評估。另有人認為,這表明拜登在上任後的前100天裡,首要任務是遏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彌合政治分歧,而且他也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來制定新的對華策略。

北京需要耐心,以等待華盛頓完成評估。很多人腦海裡會浮現出這樣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北京是否也應對自己的對美政策進行一次深刻認真評估,具體地說,就是北京是否已認識到,自己的失誤也是致中美關係惡化的因素,並從中汲取了教訓。

至於北京是否已在進行這樣的評估,無人知曉。當然,即便中國已開始做這樣的評估,鑒於鮮有公開討論或報道,人們也無從得知。時下,中國面臨日益加大的國際壓力和反對之聲,北京確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政策和行動。恰如俗話所言,一個巴掌拍不響。

拜登政府上台執政,為中國提供了進行自我評估的良機。北京應該抓住機會,不僅要把中美關係帶回不對抗的軌道,還要努力加強與其他西方國家及日本和澳大利亞等亞太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

北京公開堅稱,中國是受害者,並把責任完全推到美國頭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回應生動形象,指責特朗普政府特別是前國務卿蓬佩奧,在中美關係中「埋了太多的雷需要排除,燒了太多的橋需要重建,毀了太多的路需要修復」。

確實,她這麼說並不為過。在短短四年裡,特朗普政府就徹底改變了40年來成功引領兩國關係的接觸政策,把中美兩個大國推向了對抗和競爭之路。

但美國認為,一切都是中國的錯。這也不足為奇。國務卿布林肯等美高級官員表示,他們不認同特朗普政府對華具體行動措施,但認可其強硬的對華立場。

正如普薩基所言,過去幾年來,中國對內越發集權,對外越發自信,並認為這對美國的安全、繁榮和價值觀構成重大挑戰。

自2012年底上台執政以來,習近平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治理方式。他強化了共產黨對全社會的領導和控制,對內壓制異己,而在香港、台灣、南海等問題上採取強硬策略,並藉助其經濟實力,推進其海外議程。

在北京看來,香港、台灣、南海和新疆等都事關國家安全和主權,因此這些問題上不會屈服於國際壓力。

然而,為了更好以其言行來實現既定目標,贏得國際社會的理解和尊重,北京絕對需要做得更多,也需做得更好。

首先,在全球面臨巨大不確定性之時,中國應有所收斂,不應顯得盲目自大。中國已成功遏制了疫情,基本恢復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去年還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與中國成功控制疫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在疫情防控上一塌糊塗,已造成40多萬人死亡。另外,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更使這場疫情災難雪上加霜。

然而,中國官員此時公開談論「東升西降」理念不僅為時尚早,也毫無裨益。同時,過分自信會把政策帶入歧途,也會助長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

第二,在提升政策和行動措施透明度及加強對外溝通交流方面,北京應有所作為。

在這方面,中國應聽聽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建議。默克爾是對華接觸政策的堅定支持者。1月26日,以視頻方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並發表演講時,默克爾表示認可和支持習近平主席關於多邊主義、避免新冷戰的倡議,同時,也對中國在2019年12月新冠病毒首次在武漢爆發時應對不透明提出了批評。默克爾表示,在多邊主義時代,國際夥伴間清晰公開的溝通至關重要。

中國極力否認曾隱瞞新冠疫情,並表示在獲得病毒基因組序列後,就立即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表示自己淪為國際誹謗和抹黑運動的受害者。然而,事實情況是,地方官員在疫情之初幾周裡應對不當,並導致湖北省委書記和省城武漢市委書記被悄然解職。

在涉新疆問題上,比如決定把維吾爾族穆斯林送到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接受培訓來「提升職業技能和去極端化」時,中國就應更透明。美方指責這些所謂培訓中心存在任意拘留、酷刑和強制絕育等問題,並在特朗普政府執政的最後一天,把虐待維吾爾族人的行為視為種族滅絕。美國也是全球第一這麼做的國家。國務卿布林肯也公開表示,新政府認可前任政府的決定,這麼做就意味着進一步升級了涉疆問題。

中國政府斷然否認被指控的虐待或種族滅絕行為,並表示這些培訓中心已被關閉,所有接受培訓的人都已重回社會,恢復正常生活。如果中國確信自己沒什麼好隱瞞的,就應對外國官員和記者更為開放。

既然中國認為自己是一個崛起中的世界大國,就必須在對外溝通上做得更好,更好適應自己的新角色。中國必須學會包容,能容忍國內外的不同觀點。煽動狹隘的民族主義,可能會使人們爽一時,但其危害將是長期的。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去年年底與特朗普政府關係最為緊張之時,一些以獨立思考着稱的學者和律師等公共知識分子曾對中國政府的政策提出了批評,呼籲中美兩國和解。之後,一些頗具影響力且擁有大量擁躉的左派學者就在中國社交媒體公開呼籲,把那些(親美)公知送到疫情肆虐的美國去生活。這麼講可能是氣話或帶有反諷意味,但似乎也反映了一種更深層次的心態。

正如本作者反覆強調的那樣,中國還要約束一下「戰狼」外交,在回應有關其崛起及對世界影響的批評意見時,應更加克制,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容不得任何批評之聲。需要明白的是,耐心和低調外交會更富有成果。

1月28日,新西蘭貿易部長奧康納給澳大利亞上了一課,呼籲澳方應更「尊重」北京。奧康納講這番話時,新西蘭剛剛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升級自貿協定將進一步降低新西蘭輸華商品的關稅,進一步促進雙邊貿易關係的發展。目前,雙邊貿易額為320億新西蘭元。

中新達成自貿協議升級協定之際,正是中澳關係惡化之時。北京對坎培拉十分不滿,首先就是中國認為澳大利亞對其最大客戶缺乏起碼的尊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正在加緊軍事備戰「武統」台灣,最早可能在2027年發動攻擊。中美交惡之際,這似乎是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的熱門話題。
    我多次闡明我的觀點: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但是這個簡單而意義重大的觀點似乎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太多關於兩岸有可能發生戰爭的揣測以及中美為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而積極備戰的報道。

    王向偉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