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學習共産黨改走群衆路綫是港府唯一出路
今年7月中國共產黨將迎來成立100周年的大日子,在這100年當中,中共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但總體來說成就異常巨大,絕對值得世界各地參考學習,尤其是一直走上層路線的香港。中共的成功因素千條萬緒,但歸根結底就一句話:依靠群眾。只有走群眾路線,從全體人民的利益出發,才能確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才能確保政權的穩定和長遠的發展,最終贏得民心。香港近年來的亂象再一次證明,走上層路線的結果只能是底層民眾不堪壓迫繼而造反。如果港府真的想解決深層次矛盾,學習中共改走群眾路線就是唯一的出路。
中共1921年成立時,黨員不過幾十人,沒有一兵一卒一槍一炮,之後不但挺過了嚴酷的打壓,還短短28年就發展成幾百萬大軍並成功奪得天下,如果不是民心所向又怎麼可能做到?以解放戰爭最後一場大戰淮海戰役為例,就被譽為獨輪車推出來的勝利。正所謂三軍未發糧草先行,要滿足淮海戰役中80萬大軍的各項消耗,後勤保障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當時中共的機動化裝備非常匱乏,運輸能力堪憂,最終是憑500多萬人民靠推獨輪車來運輸各類補給,如果中共不走群眾路線能有這樣的號召力嗎?至於走上層路線的國民黨只能被人民拋棄。
一直以来,香港的管治方針主要採取上層路綫,即注重與工商界建立良好關係,通過工商界對香港各方面的影響力來管治香港,還恬不知恥地美其名曰官商共治,實質上根本就是官商勾結。在回歸前還有英國人震懾著這些大商家,他們對人民的盤剝不敢太過分,回歸後貫徹港人治港,一向只是英國人家奴的港府完全不是這些大商家的對手,其結果就是工商界成為香港真正的幕後大玩家,他們通過各種巧取豪奪吸乾了人民的最後一滴血。最終造成階級隔閡帶來對立和不滿,回歸以來的管治困境和政治亂局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也不知是港府水平太低意識不到,還是已經被工商界圍獵,對於這種上層路線不但不思悔改,反而還極力維護。比如中央已經出手幫香港改革選舉制度,避免工商界成為造王者,在選委會中明文規定要加入基層社團和同鄉社團。但根據香港政府公佈的《2021 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席位的分配還是有利於工商界。
比如本來分別有60席分配給基層社團和同鄉社團,表面上這些社團代表基層市民和新移民,但社團高層有相當大比例來自工商界,而且社團本身也依賴工商界的捐款維持運營,所以這120席大部分落入大財團或工商界囊中將無可避免。又比如,不少同鄉社團高層的籍貫根本不是所在社團的地區,他們不少是在當地投資的港商,籍此獲得了當地政協委員的頭銜,再在香港組織這些所謂的同鄉社團。所以,這些社團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同鄉」,代表缺乏話語權的香港基層新移民,也是未知之數。
香港回歸20多年,社會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甚至觸發管治危機,未來,這些工商界的傳統權貴是否足以代表香港700多萬市民的真實意志,尤其是基層社會和青年群體?這些權貴是否能向中央傳遞真實、準確的信息?在香港陷入發展困境和社會矛盾惡化時,這些權貴有人默不作聲、明哲保身;有人忙著將資産轉移到國外;有人甚至成爲政治、經濟領域最大的受益者,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解放後,中共發起了一系列階級鬥爭運動,雖然引起了一些爭議,但是實質結果是顯著的,就是徹底打破了原來的社會結構,粉碎了傳統的權貴階級,並杜絕了他們捲土重來的土壤。因為階級的屬性,權貴注定了他們最終都會以剝削的方式攫取利益,會將依附於他們的人民生産的剩餘價值據爲己有,從而截取政府層面的稅收,政府陷入貧困國家就無法發展,所以權貴的利益天然是與群眾和國家對立的。自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幾代的仁人志士都在思索救國的道路,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而中共之所以能成功,就在於前者沒有或無法打破權貴階級的剝削制度,而後者則成功做到了這一點。
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是什麼?是貧富差距擴大、青年晉升無門、樓價持續高企嗎?不,這些只是表現而已,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香港一直以來在走的上層路線,形成了一套權貴階級可以無休止剝削人民大眾的制度。要打破這一套制度固然十分困難,但並非不可能,而學習中共走群眾路線,依靠人民的力量,無疑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總是強調,幸福是靠奮鬥出來的,如果香港人奮鬥後的成果轉瞬就被權貴剝削掉,那麼誰還願意奮鬥?大家只會想造反!港府如果拒絕改弦易轍走群眾路線,難道是希望管治困境和政治亂局重現,然後再等中央出手帮忙收拾爛摊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