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麟:以新思維增加住屋供應
近年本港居住問題日益惡化,不論公、私營房屋供應量也不理想,團結香港基金四月發表的土地房屋研究報告,就預計未來五年私人住宅落成量,年均只有約15,000個單位,較去年實際落成單位少近三成;又預計公營房屋未來四年年均供應量21,800個單位,亦較政府長遠房屋策略目標落後近三成。政府必須拿出新思維、跳出既有框框,才有望解決居住問題。
要增加住屋必先增加住屋用地,近日前特首梁振英就建議用部份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土地興建約2至3萬個居屋單位。其建議具突破性且可行,除突破過往郊野公園「碰不得」的框框,其選址亦交通便利,位於高速公路旁邊,方便出元朗市區。建議正好鼓勵社會各界思考,住屋供應不足的社會深層次矛盾日益嚴重,是否應以更開放的態度,探討不同的覓地建屋良策?
雖然明日大嶼計劃已獲撥款通過,能長遠舒緩香港土地供應,但畢竟遠水不能救近火,故當下應以新思維,開放考慮不同土地選項。政府2018年曾透過「土地大辯論」,與社會各界探討各式土地供應方案,但每當方案面對持分者或壓力團體阻力,即畏縮不前,導致覓地進展緩慢。其實早有研究指出郊野公園邊陲土地、濕地緩衝區等都只是保育地區外圍的土地,可酙量調整其面積及位置,但現屆政府卻於2019年初,中止房協的郊野公園邊陲土地建公營房屋研究。
另一方面,目前改劃土地發展房屋的過程漫長,由「生地」變「熟地」需達十多年時間;發展商若希望提高發展項目的地積比,要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但城規會往往需考慮有關土地交通、基建等充足才能放寬發展密度;但當有地區人士提出要增設交通、基建,政府卻常推搪未有足夠的居住人數和需求,形式發展的「死循環」。
政府應以大膽、有承擔的新思維,尋找更多解決香港住屋、產業發展等深層次問題的突破口,改善城市規劃、土地政策及行政效率,包括檢視不同的造地方案、仿效新加坡定期制定長遠發展規劃,研究簡化、整合造地程序,並以公平、合理、高透明度的原則,積極探討如何與發展商於土地發展方面加強合作,例如合力興建交通、基建,甚至公營房屋,使城規會有條件放寬發展密度,提升公營房屋及一手私樓供應量,盡快平穩樓價。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