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深圳如何發展高科技——讀李子彬《我在深圳當市長》
深圳在40年的時間裡,從一個荒僻的邊陲小城,發展成為經濟總量超過香港、新加坡、首爾的國際大都市,堪稱經濟奇跡。奇跡的背後,高新技術產業對深圳經濟的拉動作用功不可沒。李子彬《我在深圳當市長》一書,披露了深圳如何起步發展高科技的內幕,當中的經驗、創新和艱辛也可供香港借鑒。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李子彬,1994年11月由化工部副部長空降深圳擔任市長,先後與厲有為、張高麗兩任市委書記拍檔。當時的深圳,工業以「三來一補」加工貿易企業為主,增長後繼乏力。在化工部分管科研的李子彬,一直對世界科技發展水準和發展動態保持著高度關注,空降不久就提出深圳必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發展高科技必須有人才和科研成果的支援,但深圳卻缺大學,沒有國家部委設立的科研院所。另一方面,中國大部分科研機構遊離於企業之外,與市場相脫節,關起門來搞科研,也缺少辦企業的人才、經驗和資金。
李子彬確立了「深圳不搞學院式、宮廷式的研究」的思路,強調企業在技術開發中的主體作用。科研課題從市場中來,以市場為導向,市場需要什麼產品,企業就開發什麼產品。市政府制定鼓勵政策,凡在深圳建成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市政府補貼資金500萬元,建成一個省級實驗室,市政府補貼資金300萬元。到1998年年底,全市共有521家研究開發機構,其中有477家建在企業,占92%;全市科研人員90%集中在企業;全市的科研經費90%來源於企業。
缺乏高科技人才,深圳就採取「拿來主義」,除了銀彈政策引進人才,還與名校合作。1996年12月21日,深圳市政府出錢、出地,清華大學出品牌、派老師,市校雙方合作成立了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隨後深圳市政府與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三方合作成立了深港產學研基地,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成立了深圳國際技術創新研究院。後來,還建成虛擬大學園,為深圳市經濟發展培養了大量的高級技術人才,大批科研成果在深圳實現了產業化。
舉辦首屆高交會,成就未來「中國科技第一展」,亦是深圳高科技起飛的關鍵一步。有趣的是,這也與時任大連市長薄熙來間接相關。1998年4月,李子彬與市委書記張高麗率團參訪大連,當時薄熙來正將大連國際服裝節搞得風生水起,訪問團吃早餐很自然地說起了深圳的市節——荔枝節,覺得辦了10年,沒有什麼效果了。張高麗突然提出:「深圳能不能停辦荔枝節,新辦一個與高科技有關的節?」李子彬表示讚同。就這樣,聊天聊停了荔枝節。
後來在各方支持下,決定籌辦「中國高科技交易會」,簡稱高交會。最終,首屆高交會1999年10月正式開幕,朱鎔基總理親自「站台」,高交會從此一炮打響。在這次高交會,大族雷射獲得1000萬的訂單,曾為資金發愁的馬化騰帶著QQ前身OICQ,拿到一筆關鍵投資220萬美元。
事非經過不知難!首屆高交會從醞釀、籌備到開幕只有短短的一年半,包括在7個月之內建成展覽中心,當中的艱辛不足外人道。李子彬在書中記載了一個細節:高交會閉幕當晚慶功會,吃到一半發現市政府副秘書長劉應力不見了,後來在餐廳外面的走廊上發現了他。緊繃了一年多的神經突然放鬆,劉應力躺在過道的地板上睡著了。這位劉應力也是深圳高科技功臣,後來曾任常務副市長。
深圳殺出一條血路,成為國際高科技和創新型城市,香港卻錯失了發展良機,造成了今天產業結構單一。香港擁有多所世界知名學府,科研實力雄厚,但卻缺乏產業化。用李子彬的話說,「『吃皇糧』搞科研,科研人員一門心思想的是發論文、出樣機、評獎、評技術職稱,並不太關心科研成果能否轉化為生產力。」而特區政府過去沒有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機械恪守「不干預」,沒有扶持高科技產業,冷淡對待深圳招手,錯失了共同發展高科技的機遇。
如今,中央銳意將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香港善用上游研究的優勢,與深圳達致優勢互補,已經成為本港官產學的共識。李子彬市長這本大作,值得特區政府高層一讀,當中應有不少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