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深圳引領中國「第三次改革」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賦予深圳更多自主權,首批授權事項有40條。
中國南端邊陲的這座城市,再一次被肩負了為國家「開路」的歷史重任。但今天的深圳已非當年的小漁村,它肩負的「開路」任務也是多重的,不僅要為內地的改革發展「開路」,還要憑藉地理與經濟社會條件,推動粵港融合,助力北京突破港人對大陸缺乏國家認同的政治困境。
細看習近平為深圳列下的目標:要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新時代黨中央賦予深圳的歷史使命」。
習近平在紀念大會的講話中,也不點名提到其父習仲勛曾作為廣東一把手,在1979年向中央「要權」的事迹,引述鄧小平指示成立特區,鼓勵習仲勛「殺出一條血路來」的名言。
對於和平年代生長的青年而言,「殺出血路」這類含戰爭場景的用詞只是遙遠的口號。若不了解歷史,就難以體會改革初年「闖關者們」的艱難,有感於他們的毅力和決心。如果沒有他們走出的第一步,不會有後來的深圳奇蹟、中國奇蹟。
而今,深圳被賦權,授命撬動中國的「第三次改革」,並且要率先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它憑的是什麼,能做到嗎?
這個問題涉及深圳成功的秘訣。有學者分析,深圳成功的背後是有負責任的領導主體,而且處理好政府、市場與社會的關係。習近平本人的講話,則是概括出十大規律,或可視為官方版深圳成功「秘訣」大公開。
其中首五條,依序為黨的領導、其次是中國的制度、再次是堅持發展,之後是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第五條是堅持創新為第一動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
此前,也有學者指「深圳模式」的特點是講究效率、相對開放的市場,比較自由的經濟,政治上有限度的思想解放;還有人提醒,要注意深圳的移民文化、公民契約精神與社會互信下較低交易成本。
將上述分析都歸納起來,可以看到深圳的成功是多種要素合力的結果——在中共執政與中國的制度下,敢於突破,政府與市場合作,重視效率與競爭,尋求財富快速積累的文化。憑着這些,深圳其實曾兩次敏銳而成功捕捉住了時代最先進生產力,領風氣之先。
在1980年代,加工貿易可能是當時深圳能掌握的「先進生產力」,但那個經濟模式帶給深圳的巨大紅利只維持到1988年左右,此後深圳進入艱難探索階段。
1998年,尋求產業升級的深圳義無反顧地走上發展高新產業的道路,深圳市政府還出資並發起創建了高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即風投公司)。豈料,沒太久後美股「互聯網泡沫」破裂,中國股市又違規事件頻傳而一片慘淡,深圳的創投布局陷入嚴冬。直到2005年,資本環境的改變以及中國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才讓多個深圳創投機構迎來了「死去活來」的新生。
深圳成了中國最大創業資本聚集區,創投資金推動科技企業的發展,比如近年聞名遐邇的大疆無人機就是創業投資支撐起來。一些人猛然發現,深圳成了中國的「硅谷」!經濟總量超過香港了,社會發展有序且穩定。雖然深圳的人均GDP只有香港的約六成,但若看實際購買力,兩地差距沒有那麼大,而且深圳後勁十足。
今天的中國,面對着美國的圍堵與國內經濟轉型的需要,需要再次「殺出血路」,深圳又一次站到時代前沿。參考它累積的實力,以及曾兩次成功突圍的歷史記錄,沒有人可以低估這座城市的未來。毗鄰的香港,乃至新加坡,是應該把握時機、利用現有條件,與深圳開展合作尋求互利共贏。
在另一方面,今天的深圳也不會如過去般虛心接受西方的經驗,而是會更強力證明中國制度的有效性,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個「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有朝一日到達其使命的終點,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衝擊?這個變化不容小覷,各方也須做好準備。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