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創建綠色「北部都會區」
總面積三百平方公里,額外開發六百公頃住宅和產業用地,為二百五十萬人提供九十二萬個住宅單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規劃的香港「北部都會區」,焦點話題仍是房屋。
時至全球能源危機來襲,中國多地供電拉閘、英國加油站排起長龍、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無論原因何在,歸根結底還是能源的問題。「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將面臨能源選擇和使用的巨大問題!
宜居宜業宜遊的「北部都會區」,好大一個工程,需要好多資源。一直以來,香港背靠富饒的大陸,資源來得輕鬆,不少人對資源有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念。食物很大部分來自大陸且價廉物美,不像新加坡那樣物價高企不下;自來水嘩嘩地流進家家戶戶,用東江水以來就沒有鬧過水荒,好像從天上落下來的就順理成章要流進香港;塑料用得像免費似的,把用過的廢塑料運往大陸,不用考慮處理廢塑料產生的二噁英和填埋廢塑料造成的土地板結問題。香港面積小,小島多,荒地多,背靠富饒的大陸,甚麼都依賴!
也說用電。香港的部分電量是火電,從印尼、澳洲等地買來煤碳,通過排放二氧化硫,生產出所需的電能,有風險和污染之嫌。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假如東亞和東南亞停建燃煤電廠,每年至少拯救5萬條人命。地球人天天把綠色二字掛在嘴上,環保組織和各國元首愈來愈多地強調使用綠色能源和再生能源。是時候了,該有點危機感了,香港必須與時俱進有所選擇,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能源之道。
聞知特首的施政報告時,我們正在新界的朋友家做客,正談論她家的太陽能裝置。在她家的天台上,有一方350平方呎的太陽能板。
「初期投入16萬,將產出的電量賣給電力公司,每月收入2000元。那筆投入早已還完,現在每個月的2000元是淨收入。」朋友無不欣慰那白白得來的2000元。天台上,太陽能板既不礙事,也為房屋遮擋陽光,降低室內溫度。
太陽能、風能、氫能、潮汛、生物質、地熱能、乙醇生物燃料、水力發電等,都是綠色資源,當中數太陽能在香港最有優勢。位於亞熱帶,一年四季藍天白雲陽光普照,除了空氣,香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就是陽光了。據悉,理工大學戴建國教授和他的團隊,研究出的環保降溫塗料,用在外墻上可降低室內溫度好幾度。溫度降低了,空調用電量少,是節能的另一途徑。
之前,不少丁屋住戶積極響應在天台上安裝太陽能板,也見在大學站與大埔站之間,科學院建築的頂層和墻體遍裝太陽能板。「北部都會區」的九十二萬個住宅單位以及所有新建的公共設施,能否全部採用同樣做法呢?理工大學研究,單是在全港建築物天台安裝太陽能板,就可以滿足全港百分之六至十的電力需求,還未包括利用水塘、岩石坡、天橋上蓋等空間。
縱觀亞洲其他大都會,新加坡太陽能發電量在2010至2015年間,增加了16倍,至46兆瓦;南韓首爾市在地鐵車廠和淨水廠的閒置地和公路邊加裝大型太陽能發電設施。利用太陽能,其它地區做得到,香港就做得到,「北部都會區」也一定做得到!
融入大灣區,綠色發展是重中之重。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北部都會區」,初期投入高一點,未來麻煩少一點。願特區政府長遠規劃,建功千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