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低情商的領袖有多可怕

2021-10-30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12.jpg

你永遠可以相信林鄭月娥的情商。

恰逢本屆立法會會期即將結束,按慣例議員與官員日前出席了告別晚宴。議員日常監察政府,雙方關係不免對立,但在這樣的場合可以放下恩怨,聊天敘舊把酒言歡。畢竟政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家交情一場,何必一直緊繃著神經呢。

類似的飯局相信各位都去過。誰在公司沒有幾個看不順眼的同事,但坐在一起吃「散夥飯」的時候,大家都會聊愉快的話題,談美好的回憶。就算公司不見也會江湖再見,沒人會在這個場合數落對方。說這是成年人的基本情商不為過吧?

但我們的特首就是這麼與眾不同。據明報李先知「聞風筆動」專欄引述,林鄭在閉門致辭時重提舊事,指2019修例風波期間自己壓力很大,好多人覺得她做錯,幸好自己夠堅定挺過去。同時當場批評部份建制派議員,直指他們應為修例風波期間建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而道歉。氣氛頓時十分尷尬。

首先,這種場合說起自己當時的感受就是一種嚴重自戀的表現。當年發生的是幾十年不遇的社會危機,你作為特區首長是第一責任人,當然壓力大,也應該壓力大,這是工作性質造成的,沒必要訴苦。難道每周末打掃「戰場」的清潔工人壓力不大嗎?尤其在這種輕鬆的場合下,你一個人顧影自憐求安慰有何意義?

第二,渡過危機也不是你的功勞,還不是警隊同仁頑強堅守,中央政府出手解救,才轉危為安?回憶當時自己猶豫不決,該硬不硬,該軟不軟的表現,林鄭應該想明白是別人幫她挺過去的。大家都不傻,現在邀功真的有人信嗎?

第三,與反對派提出的訴求不同,當初幾位建制派議員的方案包含全面調查事件背後勢力,力求還社會真相,還警隊清白。此方案絕非不合理,只是稍有風險。在危機之下,即便考慮不周也是正常,只要為香港好就無可厚非。這哪裡需要道歉?

制定政策的程序本就是管治者吸納各方意見,再權衡利弊做決策。即便意見不獲採納,也起到了拓寬思路的作用。

反而是建制派被林鄭發動的這場風波傷害不小,幾大政黨為政府擋槍,一場被政治化的選舉讓他們多年經營的社區工作「一鋪清袋」。但他們依然全力營造社會輿論支持政府、支持警隊止暴制亂。先不說作為始作俑者的特首大人應否向議員們道歉,難道連一句風雨同舟的感謝都沒有?非要說成天下人負我,只有我一人正確?連建制派都是你甩鍋的工具,以後還有誰會支持你?

這已經不是林鄭第一次展露自己的絕世情商了。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修例風波肆虐之時,林鄭被爆出與商界閉門會面的錄音。裏面她提到這場運動讓她很久沒有去過商場,又不能去做頭髮。特首大人,廣大市民連返工、回家的交通都癱瘓了,多少商戶瞬間沒了生意,多少人不敢出街,多少人在衝突中受傷,多少人因恐懼連夜舉家逃向內地。然而你卻還在煩惱自己不能去做頭髮?

筆者就不再提她當初參選時的「廁紙門」了。出醜不可怕,可怕的是把無知當有趣。為官30年也等於脫離社會30年,便利店買不到廁紙這種事應該是您意識到自己「離地」並誠懇開始補課的契機,您卻把它當做自己「仙女下凡」不食人間煙火的可愛行為。這種情商居然坐上了香港最高領導人的寶座,令人嘖嘖稱嘆。

這不是講笑,而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一個好領袖需要甚麼特質?不同人有不同的標準。但情商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這很好理解,領導人需要團隊協作處理千頭萬緒的工作,需要各界對自己的支持,需要面對由無數人組成的複雜社會。一個好的領袖必然是與人打交道的高手,必須情商在線。否則此人做出的決定,一定不是經過充分論證的,一定不是尊重各方意見的,一定不是反映社會現實的,進而就一定不是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甚至做出好政策也很難傳達出來讓市民接受。

政治很複雜,但也很簡單。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一位好領袖不管多麼聰明,多麼雄才大略,也需要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吸引所有能夠吸引的人才,才能成事。

不看歷史,就看珠江對岸,澳門特首賀一誠的情商就能甩林鄭幾條彌敦道。疫情爆發初期他向市民承諾不惜成本抗疫:「花無百日紅,財政儲備現在不用,甚麼時候用?」用最簡單的語言幫市民吃下定心丸。前幾日,因廣東改變要求,澳門被迫臨時推遲與珠海的通關時間。賀更是向市民誠懇道歉,「我們盡了力,會繼續努力爭取早日通關,希望市民諒解」,一句話穩定了民心。市民也看到了他的誠懇,願意相信他。不要覺得這些是小事,不要小看情商,這樣一項看似軟性的特質,很可能對事情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大家可以試想以林鄭女士的風格,面對同樣的局面會怎樣講,社會又如何反應。

說了這麼多,筆者只想傳達一個意思。下一任香港特首,無論如何選拔,無論有何考慮,請選出一位高情商的人士來擔任,因為這些年我們已經看清了一位低情商的領袖有多可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如今距離林鄭月娥離任日子不到一個月之際,要評價她的政績似乎有點早。或許要等十幾二十年後,歷史才能給林鄭一個客觀的評價。

    戴慶成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