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祥:「老本」仍然最靠得住
儘管很多評論認為香港經濟要多元化,放棄過度依賴地產、金融,但事實卻是,地產和金融業仍然是公共財政的「大水喉」。科技創新是香港經濟轉型的主引擎,但現在仍未見成績,香港要繼續「吃老本」。
去年2月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宣讀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政府帳目見紅,是15年來首度出現財赤,而未來5年的預測仍是赤字。
到了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財爺預計財赤為1016億元,約等於本地生產總值3.6%。他又預計香港將會連年出現赤字,2021/22年度經營赤字將超過1400億元,中期財政預測的其餘4年的經營赤字則介乎224億至407億元。
因中美貿易戰、本地經濟停滯,加上政府派錢及推出多項紓困措施,公共財政承受壓力,出現財赤是意料中事,大家都有心理準備。然而,本年度預計會出現的逾千億元赤字,現在計下來卻可能會大幅下降,甚至達到「收支平衡」!
財赤將遠低於年初估計
財爺在11月7日的網誌中透露,今年度財赤將遠低於年初估計,原因是經濟受惠於出口暢旺及疫情逐步受控,消費券為市道帶來提振作用,本地經濟逐步改善;部分市區地皮高價售出、發展商補地價,都令相關收入達到歷史新高。而上半年樓市、股市暢旺,物業及股票印花稅收入也高於預期。
令政府收入大增、財赤大降的原因,主要還是地產和金融市場表現強勁,其他都是次要。香港曾經連續15年錄得財政盈餘,其「水源」都是來自地產和金融,市道旺,政府就「豬籠入水」;很多評論都指財爺歷來對公共財政預測都「測不準」,尤其預測財政盈餘經常錯得離譜,財政年度結算盈餘往往遠高於原來估計。
政府常常測不準,主因就是看不通物業和金融市場,當市場興旺時,賣地收入、補地價(看好地產前景)、物業和股市印花稅收入都會大幅上升,為庫房貢獻巨額收入,今年情況正是如此。
會計四大行之一德勤在11月11日發表了它們對2021/22財政年度的計算,德勤預計本財政年度只會錄得約4億元赤字,遠低於財爺預估的1016億元。據德勤估計,本財政年度前6個月(2021年4月至9月)政府的財赤達1157億元,但下半年(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將錄得1153億元盈餘。
如果最終真的只有4億元赤字,就等於政府收支接近平衡。本地經濟仍未全面復甦,但政府收入已經穩步上揚,財爺的未來5年赤字預測是否會提早結束?
地產和金融業仍是公共財政「大水喉」
儘管很多評論認為香港經濟要多元化,放棄過度依賴地產、金融,但事實卻是,地產和金融業仍然是公共財政的「大水喉」,正是過去長時間它們為財政盈餘的貢獻,令政府有足夠財力應付過去3年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
香港未來的發展新路向,主要在科技創新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未來會如何發展,我們不得而知,但一次又一次的經歷告訴我們,香港的簡單稅制、高透明度的公共財政、適應力強的制度(以私人市場為主導),配合金融和地產業,令我們渡過無數次難關。現在看來,香港仍然可以靠「吃老本」渡過當前的困局,但未來的發展新路向,是否可以發揮同樣作用?
經過近幾年的震盪,香港成為了美國和歐盟針對、制裁的目標,香港跟西方世界有漸行漸遠之勢,這對香港向來標榜為國際都會/樞紐的競爭優勢大大不利。可幸的是,香港在國際財金圈仍然保持住領先地位: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指,香港在去年吸納直接外來投資達1192億美元,全球排第三位,僅次於美國(1563億美元)和中國大陸(1493億美元);而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2020》,香港全球排名第11。
特區政府推動科技創新,大手筆投資之外,又提供各項政策配套,但在香港的「策略地位」上,科技創新仍然未能為香港帶來明顯的效益,或在經濟財政方面提供什麼貢獻。
反而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上表現優異,香港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據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資料, 2020 年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佔全球人民幣支付交易約75% 。香港表現出色的範疇始終在金融,融入國家發展規劃時亦如是。
科創未形成產業群
香港發展創新科技,衡量其「成功」標準之一,應是對經濟發展作出了多少貢獻。
內地的評論認為,「香港和內地在科技創新上齊心協力、優勢互補,有助於香港以更開闊的眼界謀劃創新,打造國際一流的科創產業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不斷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香港在對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推進國際合作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國家科技創新事業中,香港有實力、有能力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註1)。
不管有多良好的願望、多美好的期待,最終都要看交出了甚麼成績。貿易發展局的研究報告為香港的創新及科技業作了一個「盤點」,在行業發展方面,報告列出了幾點(註2):
由香港、深圳及廣州的創新及科技業組成的廣深港科技集群,是亞洲一個戰略性的商業平台及科技交易市場,也是一個日益壯大的本地研究集群。
香港可進一步善用各方面優勢,包括研發能力、科技基礎設施、法律制度及知識產權等,協助內地創新公司走向國際。
香港初創企業所需的基礎設施投資及資金支援均見增加;2020年香港初創企業數量繼續穩定增長,聘用逾1萬名僱員。
從以上列舉的「成績」,香港在科創上的表現主要集中在研究、提供專業服務和培育獨角獸,但卻未形成一個產業群,或帶動香港邁向第二次工業化,形成一條研發、生產、銷售的產業鏈。政府在創科的投資、吸引人才、提供土地和政策、促成跟內地合作等,都表現出積極態度,然而在產業開發方面,則看不出甚麼實績!
新冠疫情應該是香港的一次機會,以本地醫學界的研發能力,配合內地的生產製造,可否做出幾種疫苗或口服藥等的新冠防禦藥品?例如港大研發的新冠疫苗,能否以這種合作模式擴大影響力?歐美藥廠以mRNA(信使核糖核酸)開發新冠疫苗,最近又成功研製治療新冠口服藥,在藥物研發和製造上領先其他國家/地區同業;香港和內地合作,為何不能取得突破、成為全球的領頭羊?
科技創新是香港經濟轉型的主引擎,但現在仍未見成績,香港要繼續「吃老本」;傳統經濟支柱,仍然是我們的最強後盾。
註1: 喻思南:〈為國家科技創新貢獻香港力量〉,人民網,2021年7月23日
註2: 馮凱盈:〈香港創新及科技業概况〉,經貿研究,貿易發展局,2021年3月12日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