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嶺:俄烏衝突 雙重安全困境及中國的戰略選擇
當前,俄烏衝突仍在持續,其所造成的危機和動蕩仍在不斷發酵。導致這場悲劇的既有複雜的歷史經緯,也有多重安全困境。衝突給世界帶來的教訓值得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反思,而中國立場主張背後所蘊藏的共同安全邏輯和全球安全觀,也需要被更好地理解並為各方所借鑒。
俄烏衝突持續升級是兩個經典安全困境的疊加共振造成的。
一個是“囚徒困境”。在無政府狀態下,各國都會出於自利動機追求國家安全。只注重自身安全而非共同安全,結果往往使相關方的不安全感激增,並採取相應措施以增強自身安全感,最後陷入“各方都追求安全卻都越來越不安全”的惡性循環。這在烏克蘭局勢中體現得十分明顯。北約東擴帶給俄羅斯強烈的不安全感,但美西方長期無視這種安全關切,直至觸及俄羅斯的戰略底線。在通過談判無法阻止北約東擴的背景下,俄羅斯試圖通過激進的軍事手段達成這一目標,結果就是不安全感的升級和失控,最終戰爭爆發,俄羅斯的安全環境進一步惡化。如今,這一惡性循環仍在持續。
安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它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狀態。如果不能打破西方傳統安全思維的限制,以共同安全為出發點思考安全問題,充分照顧各方合理的安全關切,那麼“囚徒困境”的安全悖論將很難得到解決。
另一個是“膽小鬼博弈”困境。隨着俄烏衝突爆發,以北約和烏克蘭為一方,以俄羅斯為另一方,雙方都為了追求勝利而加大威懾,極限施壓。俄羅斯祭出核威懾,美國則使用了金融領域的“核彈”,威脅將俄羅斯踢出SWIFT系統,並聯合部分國家對俄羅斯實施最殘酷的經濟制裁,“膽小鬼博弈”的態勢愈發明顯。雙方像兩台急速沖向對方的賽車,就看哪一方先撐不住轉動方向盤。目前雙方都不願妥協,都希望能以己方的勝利告終。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需要做的是勸和促談,緩解緊張局勢,使雙方回到談判桌上來,避免任何一方在這種極限對抗中孤注一擲,導致極限威懾手段成為現實。
中國政府在俄烏危機中秉持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目的是防止世界落入新冷戰陷阱,防止俄烏衝突之下發生“公用地悲劇”。
冷戰雖然早已過去,但冷戰遺留問題並未得到有效解決,且成為今天影響世界和平發展的病灶,烏克蘭危機也與此相關。冷戰是以蘇聯解體告終的,新生的俄羅斯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是“冷戰終結者”。然而,美國將這種不戰而勝視為遏制政策的勝利,以對待戰敗國的態度對待俄羅斯。冷戰後,美國始終以防止蘇聯東山再起為戰略目標,限制削弱俄羅斯,推動北約東擴,蠶食俄羅斯的地緣安全空間。而北約作為冷戰遺產,其歷史任務本應隨着冷戰結束而終結,但美國卻將之作為推動霸權擴張的工具。歐洲的戰略自主能力因為北約的存在被大幅限制,一個穩定的歐洲安全框架始終未能確立。
此次烏克蘭危機讓世界陷入一場新冷戰的風險也在不斷加大。美國雖不遺餘力地進行外交施壓,希望中國加入對俄制裁,但卻在國際輿論上始終將中俄捆綁,進行政治抹黑,在台灣問題上不斷煽風點火,繼續炒作中國是西方頭號戰略威脅。美國希望藉助危機加強歐洲對美國的戰略依附,將“西方團結”轉化為對華戰略遏制力量的動機由此可見一斑。在此次俄烏衝突中,中國既反對熱戰,也反對新冷戰,強調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反對世界“陣營化對抗”的傾向,堅持通過積極與各方對話、合作來解決問題,堅定支持歐洲戰略自主,堅定支持從歐洲自身利益出發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框架。
安全困境的輻射效應是綜合性的。烏克蘭危機不僅加劇大國衝突與對抗,也加劇“公用地悲劇”和全球安全治理問題。眼下這場危機正蔓延向經濟、金融、外交、民生等領域,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產業鏈危機等衍生安全危機正接踵而至、山雨欲來。世界各國需合力推動危機的解決,也需“以人為本”,從防止人道主義危機角度出發去關注和幫助戰爭中無辜的人們,堅持底線思維,防止危機擴散和威脅不斷擴大。據此,中國提出了“六點倡議”,而中國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也許能為破解當前的安全困境、推動可持續的全球安全治理提供可資借鑒的智慧。
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拾柴火焰高。面對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的交織,面對非傳統安全和傳統安全問題的共振,世界已經走到又一個戰略十字路口。在這場危機中,中國的戰略選擇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國的普遍認識和共同選擇。在經歷一戰、二戰和冷戰的慘痛教訓後,我們如何防止下一場世界性戰爭的發生?我們如何更新安全觀念、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破解當前的安全困境和層出不窮的安全難題?我們如何站在時代需求、人類共同需求的高度去思考國家安全問題,推動世界更安全地發展?答案在這場危機之中,更在這場危機之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