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軍:俄烏戰爭起因、前景及後果
俄烏戰爭是後冷戰時代在歐洲發生的一場重大國際衝突。就戰爭起因而言,相關方有着迥然不同的敘事。俄羅斯強調北約東擴和烏克蘭謀求「入約」是迫使其動武的根本原因,而諸多國家則視其為俄對主權獨立國家烏克蘭的肆意侵略。實際上,俄烏衝突有着更複雜的歷史與現實經緯。
一方面,俄羅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戰略文化基因是其對烏作戰的宏大歷史背景。在莫斯科公國從眾多羅斯國家中脫穎而出並崛起為世界大國的過程中,與周邊民族的爭戰特別是蒙古帝國對其的統治使俄羅斯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它促使俄國總是試圖在周邊地區獲取「緩衝地帶」。而隨着「緩衝地帶」擴大,它就日益感到「更不安全」。在這種觀念循環的作用下,俄羅斯的領土不斷「潮水般地」向外擴張,同時也給周邊國家帶來巨大的地緣政治衝擊。
另一方面,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國際戰略形勢的判斷是俄在後蘇聯空間「重整舊河山」直至對烏髮動軍事行動的現實根源。2000年至2007年,俄羅斯藉助高油價實現了較快經濟增長,而美國則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普京由此做出「俄羅斯已重新崛起、美國將不可遏制衰落」的判斷。而近年全球疫情蔓延更讓俄羅斯認為世界秩序加速碎片化,俄羅斯可以利用「無規則遊戲」加速在後蘇聯空間恢復主導權。於是就相繼出現了2008年的俄格戰爭、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和烏東地區衝突、2021年俄白聯盟國家的全方位推進、俄借美國撤軍阿富汗在中亞安全影響力上升以及2022年1月的哈薩克斯坦事變。由此可以看到,俄對烏軍事行動絕非孤立事件,而是其重建帝國戰略的重要一環。
戰爭發展的前景怎麼樣?我覺得俄羅斯原來提出的一系列目標可能都沒有辦法實現。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最終目標的選擇和現場的策略運用,更多是根據形勢的變化和對手的反應來加以調整的。這場戰爭的結局主要受四個因素的影響。第一是烏克蘭的抵抗。大家看得很清楚,烏克蘭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了非常頑強的保家衛國政治意願和較強的戰鬥能力。第二是俄羅斯的實力。單純從俄烏雙方來比較,俄羅斯當然擁有壓倒性優勢。但是在這場戰爭中,對壘的雙方並不僅僅是俄烏兩國,烏克蘭得到了很多國家的支持。在這種條件下,俄羅斯的國家實力相對就不足了。第三是俄羅斯國內的民意。開戰以來,俄國內的反戰情緒仍然是比較高的。第四是國際社會的反應。開戰以來,世界上很多國家,包括瑞士、芬蘭這樣的傳統中立國都對烏克蘭提供了大力支持,同時對俄羅斯施加了巨大壓力。
戰爭已經持續一個多月時間,現在邊打邊談。我認為,和談不會迅速取得現實成果,因為雙方的底牌和要價仍然相去甚遠。核心分歧在於,俄羅斯要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和頓巴斯獨立,這在烏克蘭看來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戰鬥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但可以確定的是,不論戰場上的結局如何,俄羅斯在政治、經濟和外交上都可以說已經失敗了。第一,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延續的還是傳統作戰方式,而烏克蘭打的卻是一場高科技條件下去中心化、扁平化的戰爭。第二,俄羅斯綜合國力存在諸多短板。除了軍事之外,俄羅斯在生產、金融和知識方面基本上都落在後邊。普京執政20多年的時間裡,俄羅斯綜合國力在不斷衰敗。第三是戰略文化底層邏輯的落伍。21世紀大國競爭的重心已經轉向了科技、金融和對全球體系的塑造能力,而俄羅斯關心的卻仍是領土擴張和壟斷自然資源。第四個是俄羅斯思維方式的滯後。俄羅斯很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18、19世紀,已經遠遠的落後於21世紀時代的發展。
俄烏戰爭對全球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就俄烏關係來講,我覺得這場戰爭會使這兩個有着錯綜複雜關係的民族徹底走向分裂。戰爭之後,烏克蘭雖然不會加入北約,但是大概率會加入歐盟,更加傾向於融入歐洲的發展道路。而在國際社會的制裁之下,俄羅斯有可能進入一種相對孤立狀態,在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體系中進一步被邊緣化。
這場戰爭也是冷戰後世界發展的重要的分水嶺,體現在兩個方面:
在國際安全領域,體系的分野會進一步加劇。歐洲在這場戰爭中更加團結,北約重新得以提振,美國在跨大西洋安全體系中的領導地位進一步上升。與此同時,世界上很多國家對聯合國安理會在維護全球與地區安全中的作用提出質疑。未來,聯合國包括安理會的改革可能會加速進行,這將給二戰後形成的以安理會作為主要框架的全球安全治理體系帶來重大衝擊。
在全球經濟層面,全球化進程會進一步分化。在中美貿易戰中,美國試圖推行「去中國化」,但是中國和世界經濟體系綁得太緊了,完全脫鉤是很難的。但現在我們看到了「去俄化」,甚至是在能源領域。美國已經對俄實施能源禁運,歐盟也做出今年去除2/3俄天然氣進口,到2027年基本擺脫對俄能源依賴的決定。在此情況下,全球供應鏈包括能源供應鏈都在加緊重組。同時我們看到,從中美貿易戰以來開始的一些地區性雙邊、小多邊貿易投資新機制新安排在俄烏戰爭刺激下會加速發展。與此同時,WTO的作用在下降。未來,以發達國家為核心,諸多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內部高度自由化甚至實行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的大自由市場是否有可能出現,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