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亢宗:北約“亞太化”短期不可能 四理由

2022-05-12
 
AAA

 23.jpg

俄烏戰爭看到北約東擴刺激俄羅斯出兵,英國外相特拉斯日前提到北約應該變成“面向全球”,對台灣提供軍事保護,亞洲會不會形成北約組織?北約亞太化?私立中原大學通識中心主任閻亢宗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短期之內不至於,除非美國跟中國已經走向攤牌,戰略決裂,美國才可能試圖組織像歐洲北約組織對抗中國,美國在現行輻軸安全架構下,已經符合美國需求。

閻亢宗,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康寧大學副教授兼主任秘書、康寧大學副教授兼學務長、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助理教授兼課外組長、“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青年日報社副總編輯。現任中原大學通識中心教授,研究領域:北極地緣政治、國際關係、亞太區域安全、西方政治思想。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4月27日發表外交政策演講,提到北約應“面向全球”,做好應對全球威脅的準備,包括通過先發制人的舉措,防範“印太”區域內可能出現的威脅,加強與日本、澳大利亞等盟友的合作。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期國會聽證會宣布,日本將會出席6月在西班召開的北約峰會,亞洲會不會形成類似北約組織?北約組織會不會跨入印太地區?

閻亢宗表示,俄烏戰爭看到北約東擴刺激俄羅斯出兵,英國外相特拉斯提到北約應該變成“全球北約”,對台灣提供軍事保護,北約峰會上,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直接把手伸向了亞洲。邀請宣布亞洲國家日本和韓國的外長參加北約會議,北約的野心已經不止滿足於歐洲擴張,未來將會配合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拉攏日、韓、印、澳等國家,對中國進行戰略擠壓以及部署新基地,正如他們在東歐所做的一樣。

他說,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把日本作為他亞洲之行,不是訪問中國。歐洲地區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態度也轉變。這些趨勢確實都不利於中國,北京確實是把這些因素視為北約的擴張,但是短期內不至於看到亞洲成立類似歐洲的北約組織,有四大理由。

首先,歷史文化來看,蘇聯長期以來就是歐洲最大威脅,中國在冷戰時期還是美國盟友,美國為了圍堵蘇聯還找中國當盟友,不至於所有亞太國家都認為中國是安全威脅。

第二,亞太國家跟歐洲國家的國情確實不同,亞洲國家的差異性太大,歐洲的民族性比較容易整合,亞太地區想單獨整合成為北約安全集團不太容易。

第三,北約裡面有關鍵性條款,第六條提到“對一個國家作戰視為對全體北約國家作戰”的保護條款,這個條款要適用在亞太地區不太容易,日韓同樣是美國盟友,但是韓國跟日本之間它就有很深歧見。

第四,美國與亞太地區盟友的架構,是以美國為中心輻軸體系,也就是以美國為中心,跟個別國家建立安全條約,透過這種方式可以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權,美國實際沒有強烈需求要改變這樣輻軸架構,只要透過美英澳在亞太地區建立新的安全伙伴關係AUKUS,足以因應對於中國的圍堵。

閻亢宗說,除非美國跟中國已經走向攤牌,戰略決裂,美國才可能試圖組織像歐洲北約組織對抗中國,美國在現行輻軸安全架構下,已經符合美國的需求。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