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中國新冠不清零將死160萬人?勿讓有價值的研究淪為製造恐懼的工具

2022-05-13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5-13 at 12.00.01 PM.jpeg

近日,網上在討論一篇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Model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in China,為方便閱讀,筆者同時附上內地醫學科技網站丁香園的翻譯版本:復旦公衛研究:對於中國 Omicron 流行情況的建模預測,供參考。

該研究基於本次上海的Omicron毒株造成的疫情,模擬了中國放寛防疫政策後的疫情趨勢。

報告一出,各大媒體新聞標題都聚焦在:如果中國放棄清零政策將死160萬人。由於《自然》雜誌公信力強,在如今封控愈發頻繁,防疫政策愈發嚴格的大背景下,該結論引起了極大反響。

但仔細看研究的推算基礎,就會發現這個數字並不反映現實情況,是典型的「藏在數據中的魔鬼」。

實際上,這160萬死亡數字的推算是建立在四個基礎條件之上的:

一,中國不對新冠疫情做任何非藥物干預措施,例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檢測和入境隔離等;
二,默認所有新冠住院患者都需要呼吸系統病床、所有重症病例都需要入住 ICU;
三,默認所有患者完全不進行抗病毒治療;
四,疫苗接種率以3月為基礎。

總結一句話就是:任由病毒不受控制的傳播。

然而,這完全不符合中國的社會現狀:

一,相信所有人心裡都清楚,即使適當放寛防疫政策,中國也不會不做任何干預措施。口罩令,社交距離措施,病毒檢測等措施絕大機會會保留;
二,不是所有新冠住院患者都需要呼吸系統病床。現實情況是大量無徵狀和輕症可自癒,而媒體報道也顯示住院患者除危重症外也多數是服藥康復,不必要佔用呼吸系統病床;
三,所有人都有條件得到抗病毒藥物治療;
四,疫苗供應充足,具備快速提高接種率的基礎。

總結來看,論文的研究條件是極端情況,只為設定研究基線,這種情況在中國社會不可能出現。所以160萬的預期死亡人數屬於「有學術價值,但沒有現實參考價值」的數據。任何以160萬為基礎的對防疫政策的推演也是脫離實際的。

真正價值在參考開放條件

實際上,此次研究的真正價值在於論證每項干預措施的潛在效果:例如增加老年人群疫苗覆蓋率(為所有符合條件者接種疫苗),能夠將住院人數下降 33.8%、ICU 入住人數降低 54.1%、死亡人數降低 60.8%;在沒有非藥物干預的情況下,假設有徵狀患者中 50% 可以得到新冠中和抗體BRII-196/BRII-198治療,那麼預估總住院人數可能降低 36.5%,總 ICU 入住人數降低 39.9%,總死亡人數降低 40.0%。

11.jpg

如果所有有徵狀患者都可以服用奈瑪特韋/利托那韋組合治療(即 PALOVID,國內已獲批),那麼預估總住院人數可能降低 81.2%,總 ICU 入住人數降低 88.8% ,總死亡人數降低 88.9%。

這些都是現階段可以做到的,可以給社會調整防疫政策以極大的信心。這證明在有效的干預措施下,做好病例分流,普及有效的抗病毒藥物,足以防止醫療系統崩潰,能夠大幅減少死亡。那麼逐步放寬社會管控就可以提上日程。

所以這篇文章的真正結論是:中國有條件負較小的代價,恢復社會正常運行。然而這樣一篇有極高社會價值的論文,卻被媒體和輿論歪曲成了「如果調整現行防疫政策就會死160萬人」的恐怖故事,製造社會恐慌。

平衡的藝術

當然,即使藉助上述措施將死亡數大幅降低,還是有人難以接受。的確每一位同胞的去世都是令人心痛的,但社會政策沒有完美的方案,只有平衡的藝術。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數逾100萬,經常吸煙的人,平均預期壽命會降低10歲,且二手煙危害還未能計算。這還是每年都在發生,而且不會有疫苗等免疫手段。中國一年死亡人數約1000萬,吸煙就佔到1/10,但政府不會以打斷社會運行為代價控煙。

因為其影響是極大的。以本輪Omicron疫情中,深圳的防疫效率最高,封控時間最短。大規模封控時間雖只有不到2周,但深圳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已降速至2.0%,大幅低於2021年全年的6.7%,4月的財政收入下滑44%,不過即使此模式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大,但其他採取更嚴厲措施的地區只會更甚。

經濟下滑不是抽象的,會真實的反應在社會和國家的各項具體指標上,例如就業、消費、政府財政 ,再細化到公務人員的工資,每個人的養老金、公立醫療補貼,再到國家科研投入、軍費等等。哪一項出現問題,都會使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事業陷入危機。

筆者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不接受完全放任的策略,但絕大多數中國人也不接受近期某些地區「單打一」,「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過度防疫政策,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在0分和100分之間找一個平衡點,既控制傳染,不擠兌醫療資源,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又維持社會正常運轉,避免影響民眾生活,避免來回封控解封的循環?中國人這麼聰明,一定有這個智慧。

或者現在不具備條件,那政府也應該向社會公布一個相對確定的路線圖,把「抗疫2.0」政策的時間表和後續需要民眾配合的計劃講清楚。例如疫苗接種計劃,藥物引進和開發進度,醫療資源準備狀態等,一步一步推行。這樣民眾有穩定預期,市場有信心,社會可做好準備。畢竟抗疫已經兩年半了,全國團結一致頂過了疫情最危險的時期,付出巨大的成本為自己爭取了時間,迎來了疫苗和致死率下降的病毒變種,更應該利用好爭取到的時間,創造條件推動社會恢復正常。

333.jpeg

於是,復旦大學的研究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按照研究結果,降低死亡率重點在疫苗接種率、非藥物干預和救治效果。那麼恢復社會運行的工作就應從這三點入手:

一,推行全民接種疫苗,把疫苗接種作為公共場合通行的標準,同時特別安排老年人、高危群體提高接種率。

二,在全國各地按人口比例建立臨時新冠社區醫院(未來可以轉為正規社區醫院,符合國家普及社區醫療的政策方向),設置強制分級診療,明確無癥狀與輕症在家隔離康復,醫院一律不收,將醫療資源留給需要的人。對輕型以上病人普及抗病毒藥物。另外設立單獨熱線和綠色通道應對老人、有基礎病的和幼兒患者收治,最大限度降低死亡數字。

三,維持口罩、社交距離、病毒檢測等非藥物干預措施,延緩病毒傳播,在此基礎上逐步解除跨地區和入境隔離限制。

相信經過社會充分討論,中國一定能得出一個最佳平衡點。

但前提條件是社會中的信息是客觀全面的。例如此次復旦大學的研究,如果社會只得到160萬這個信息,那只會無端製造恐懼,一定無法理性科學的進行討論。這個部分中,媒體和專家的角色就十分重要。有識之士應當站出來,將科學的結論對社會講清楚,不要讓有價值的研究淪為製造恐懼的工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