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香港宜先對外與國際通關

2022-06-27
施永青
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
 
AAA

 shutterstock_1127844731.jpg

若果純看經濟利益的話,香港應先爭取與內地通關,原因是香港商界有很多業務都在內地,在這兩年多來礙於疫情,已疏於照顧,有很多事情都等著要處理。

然而,香港與內地在應對疫情的手法上已走上不同的路。內地從嚴,香港從寬,除非疫情真的消退,否則兩地無從接軌。現實是內地的通關要求很高,即使香港肯返轉頭再去努力,也未必有條件做得到。

相反,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大部分都已撤銷了旅遊限制。他們只會要求外來人完成疫苗注射及測試呈陰性,甚少再要求外來者入境後先得隔離一段時間。因此,所謂與國際通關,根本毋須別國配合;我們所需決定的,只是自己打算把門開得多大罷了。

有人擔心,我們把門開大了之後,會為外邊的病毒入侵香港提供了機會。不過,即使以目前相對嚴的入境要求,每天也有幾十名確診者是外來的。已Omicron的傳播能力,幾十個確診者已很容易引致社區傳播。加上今日香港自己一天也有千多個確診者,顯示社區傳播根本早已在香港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外防病毒入侵已作用不大。除非外國出現了不一樣的病毒,那香港才有需要收緊對外來入境者的防疫要求。

有些人會覺得,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理應先搞與內地的通關,才搞外間的國際通關。不過,中國在收回香港後,之所以仍搞一國兩制,就是因為想香港保留與國際的一貫密切關係。否則何須強調50年不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來不易,國家非常珍惜,特區政府應制定出恰當的政策,以配合國家在這方面的需要。

近期,香港對外來入境者要求的隔離時間雖已減至7天,比之前的21天已少了三分二。但對公務繁忙的高級管理人員來說,七天已是一個不容易負擔得起的時間。他們很多時早機到港,晚機就走,工作時間比旅程時間長不了多少,要他們在港工作前先隔離7天,實在有點強人所難,加上還有碰到航班熔斷的風險,導致有些國際性的大公司,不得不把一些原先在港處理的工作遷往新加坡。

此外,很多國際公司的駐港人,他們本來可以時不時返鄉探親或出外旅行,但有了回港需隔離的要求後,他們的探親與旅遊的代價就大大提高。這導致很多高級管理人員與專業人員都不願被派駐來香港,令駐港的海外公司在開展業務時遇到很多困難。有些公司可能因此需要暫停在港的業務。

背靠祖國,面向國際,是香港必須堅持的定位。兩者應該是平衡的,而不是對立的。背靠祖國是心態問題,但面向國際卻需要有行動,才會有成果。於國家而言,背靠祖國是基本要求,但面向國際卻是香港的特有功能,是沒有其他中國城市可以替代的。特區政府不應在這個問題上行差踏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AM730》

 

延伸閱讀
  • 現時黑碼的生成已經十分簡單,點擊三幾下手機已經可以搞掂,只要操作過一次已經上手,實在無需誇大其難度。對於部分拒絕學習新事物的長者,被時代淘汰乃必然,社會不能遷就太多

    待內地與海外往來完全復常,黑碼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無需港人去「成功爭取」。

    吳桐山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