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中美大博弈決戰還在經濟重點東南亞 香港有不可替代的角色
美議長佩洛西竄台,中國反擊有理有利有節。不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憂心忡忡,他在國慶大會時發表演講,既擔憂中國發生「衝突」,也要求新加坡做好準備,確保武裝部隊強大可信,不要再天真以為亞太地區絕對不可能爆發戰爭。其接班人、同時也是現任財政部長黃循財也警告,如果中美兩國不願意通過主動接觸來緩和台海地區緊張局勢,那麼很有可能會如同「夢遊」一般,步入到一場地區乃至全世界衝突之中。
如果從有備無患的角度看,這可能是對的,但是,現實看,這個幾率是極低的。因為,美國非常清楚,與中、俄的任何一個大國打仗,都是錯的。中、俄、美三大國之間,誰也消滅不了誰。三大國之間的「核恐怖平衡」依然存在,「核大戰打不贏打不得」已經成為共識戒條。
當下,美國有個如意算盤,那就是「隔洋觀火」,袖手坐觀歐亞兩個戰場,如同二戰前期那樣獲得戰略利益,以及具體的經濟利益。二戰推高了美國的工業,幫助其坐上霸主地位。當下,美國也以其他戰爭削弱俄羅斯,更妄圖以此擋住中國崛起。不過,中國決策層極其清醒,不僅是簡單的「保持戰略定力」可描述,而且有理有利有節應對,「鎖台演訓」只是小試牛刀,已達到「台獨既不能得逞,統一的步伐也繼續大踏步前進」的目的。
目前俄烏戰事對百年大變局影響深遠,其本質是反對美國霸權。俄羅斯的勝利就是反美霸的勝利,俄羅斯的失利就是反美霸的失利。可以肯定的是,俄羅斯勝局在握,問題只在勝多勝少。於中國而言,俄羅斯減輕了美國對中國的壓力,更是抑制了美國尚有的一絲對華動武的念頭。
目前,實際上,已在打一條烏東烏西的三八線。
那麼,在太平洋這邊,雖然拜登政府延續特朗普的「印太戰略」,但是只要北京保持對台戰略定力,和統大方針不變,美國就不可能塑造「亞洲北約」,印太依然「無戰事」。相反,本地區必然鉚足勁發展經濟。RCEP,未來能量必然大爆發。印太,必然超越世界任何地區成為經濟最活躍的地帶。
中國GDP超越美國,全世界都已經相信只是時間的問題,最遲也在十年之內。而以平價購買力計算,中國早就超越美國。
但是,在軍力上,「美軍天下無敵」,「美國想打誰就打誰」的說法,不但深深影響西方人的觀念,而且在香港,在內地也有一定的市場。
筆者認為, 解放軍具備與美軍全方位對抗的能力,是2027年百年建軍的歷史任務。但是,目前在中國離岸2000公里範圍內,包括台海,中國的常規戰力已經超越美軍。
具體而言,至少有四個方面。
第一,兵力。解放軍總兵力大概200萬以上,美軍總兵力大約140萬,美軍分散全世界,難以集中。解放軍武統台灣,必然非常集中兵力,可以百萬大軍過台海,根本無法抵擋。中國14億人,預備役軍人至少兩千萬以上。中國兵力完全碾壓美軍兵力。很多人說,現代戰爭靠現代化武器,但是足夠的兵力是及基本要素。俄軍打烏軍緩慢,兵力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美台還不斷宣傳,解放軍兵力是多,倒是「投送」到台海困難。其實,解放軍的投送能力已經超越美國,且不說運20已經長途飛歐洲,4萬5千噸的綜合運輸艦已更新反覆運算,「一灣」台海根本不是問題。美軍其實知道,打起仗民用運力就是戰爭運力,中國還會少嗎?
第二,海空力量。台灣人都說美軍核武器超強,核彈頭比中國多。但是,核大戰打不贏,打不得,這是五個擁核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共識。美國也不敢打核戰爭。那麼,看回海空力量,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是比中國多。但是,離中國大陸2000公里範圍內它進不來,都由「東風小哥」把守。美軍非常清楚。東風17不可防。美軍的超高音速導彈剛試驗成功,離列裝還有距離。平常,台灣都說美軍的F35最強,其實比起中國的,有兩個弱點。殲20「雙發」,「 雙座」也出來。F35都「單着呢」。雙肯定比單強,殲20還可以帶無人機僚機戰鬥群。
第三,常規火力。美軍在烏克蘭戰場吹噓「海馬斯」。但給烏克蘭的「海馬斯」的射程70公里。解放軍的「遠火」,遠端火箭炮191等等,射程可達到400到500公里,同樣可以「制導」自拔。至於,其他的坦克,自行火炮,單兵火箭,單兵「袖箭」導彈,等等,很多都超過了美軍。國際軍事界說,過去20年美軍只是反恐,打小狗小貓,用槍就可以。所以,至少在高超音速導彈、無人機和「遠火」三個方面落後中國。
第四點,最重要的,那就是中國戰爭補給能力遠超美國。中國的工業體系冠絕全世界,中國工業要進入了戰時體制。所有的導彈、坦克、戰機和軍艦的補給能力一定超過美國。美國在二戰靠工業能力發展軍火工業,可是當下的美國「虛」了,想加速補救,但是他們的體制結構決定他們很難回去。
美國在GDP必然被中國超越,軍備力量也逐步被中國超越的背景下,只能回歸經濟層面與中國博弈。
當前,歐洲困局在加深,美國依然是虛擬經濟主導,亞太必然是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而東南亞則是重中之重。
由於歷史等各種原因,香港與東南亞向有緊密的聯繫,因而決定對國家聯繫東南亞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