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提升港府決策效能 需要再下猛藥
作者:上江南
近期看到幾篇關於改革的文章,引起了筆者對香港未來的思考。
香港將向何處去已經討論了幾十年,也讓香港的民生蹉跎了幾十年,中央反覆強調的「一國兩制」50年不變,50年後不需要變。可是某些權貴口頭上擁護,內心深處依然是問號問號和問號。七月一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蒞臨香港時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港府提出了四點希望,每一點都強調了「擔當」這兩個字,香港各界認真「學習」主席講話精神已經60多天了,卻仍然未有積極主動表現,讓香港人眼前一亮。市民希望港府可以聚精會神謀發展,從制度上破除利益的藩籬,讓經濟民生進入快車道,真正能讓這顆東方之珠重開新篇。
近幾年社會上發生了很多事,讓中央看到了香港的危機,意識到不能讓極需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再拖延下去,國安法的實施和完善選舉制度讓社會重新恢復了平靜,「愛國者治港」管治系統也啟動了。沒有了反對派的立法會,很多市民和我一樣,開始憧憬香港的美好未來,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愛國者治港」蜜月期已過 政府觸及民生問題不夠
然而,近期的幾個事件,讓我們開始看到「愛國者治港」 雖然是解決香港問題的精準藥方——但港府的官僚文化在「愛國者管治港」制度落實後,仍然持續發生:
1. 律政司長林定國接受採訪時說,律政司首要任務是推廣本港法治,不會低估難度;副律政司長張國鈞在個人網誌上寫道:社會上仍然有不少人對香港法治抱有疑問,甚至質疑,他會協助司長做好解說,讓本地和國際社會準確理解香港法治的實際情況,消除誤解。2位司長的話非常正確,這是律政司的職責所在。我們都知道,香港法治受到各種抹黑及損害,是律政司宣傳教育的工作嚴重不足,甚至在執行上出現偏差,很多問題是律政司及大律師公會、法援署等內部的問題。如果不承認律政司和司法界內部出了問題,特別是近期香港司法領域又開始減刑、輕判、上訴得直、保釋獲准等等。這些都會嚴重阻礙司法界的真正改革。
2. 教育局長蔡若蓮上任後推出了一系列關於教材、教師、學生及辦學團體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非常值得稱讚。筆者認為這是為回歸25年來教育領域出現的種種問題買單,藥方雖然已開,藥效和教育界的執行能力需要繼續觀察。蔡若蓮局長在上屆政府是副局長,曾做過教聯會副會長、校長等工作,如果早日發現及出台對應措施的話,2019年的事件中,就不會有4000多名學生被捕。讓社會和4000多個家庭承受如此巨大的打擊。
3. 高球場收地已經討論了十多年,上屆政府已經確定的事情,現在許多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都出來發聲護航,一點也不顧忌自己是千萬俱樂部的會員身份,企圖用新官不理舊賬來維護權貴及大佬的利益,率先用今天的我打倒了昨天的我。
4. 房屋局長何永賢出來說收回32公頃粉嶺高球場土地對興建公屋很重要,十年後公屋一定建成。又一個十年後,或許5年後局長已經在享受退休俸祿。人生有幾多10年?如果公屋建設都是以10年為起步時間的話,我們如何解決根深蒂固的住房矛盾?
5. 8月26日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批評私家醫院必須按照協議盡自己的義務,私家醫院聯會指問題出在公立醫院,有四成半的病人是公立醫院取消轉介。醫管局雖然反駁,但筆者認為疫情已經快3年了,轉介病人到私立醫院是個很小的事情,到今天他們還在互相指責,讓我們繼續等待救治的市民如何看待醫管局的協調能力和管治水平。醫管局網站顯示,香港有13間註冊的私家醫院,10家為非牟利機構,政府以優惠地價批出土地及豁免繳稅。所以筆者希望提升管治水平和溝通協調能力,醫療界的問題已經不可以繼續蹉跎下去。
最初「愛國者治港」管治制度被不少人理解為解決民生疾苦的核子武器,但它已經過了蜜月期,市民仍然沒有看到本屆政府有能力解決民生問題。「愛國者治港」已經成了傳媒曝光量最多的一個詞,但此等治港者真的能做到「民之所呼,我之所應」嗎?現在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管治者維持利益格局 港府必須勇於改變
我們看到的是:愛國管治者只愛香港的現在,維持現有利益格局能多久就多久,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是他們所追求和關注的。對於利益公平化,他們根本不在乎,心裡巴不得香港沒有將來只有現在。這樣的愛國者其實是在給中央和市民演戲,在愚弄750萬市民。愛國者治港已經讓社會恢復平靜,但如果一個好的制度不進行有效的管理和修正,讓某些披着愛國者外衣的治港者繼續自由發揮,對香港市民來講絕對不是好的福音。
要解決以上的問題,筆者給出以下幾條建議:
1.公共行政管理的決策效能提高一倍,將所有諮詢、決策程序的時間減少一半;
2.改善民生疾苦,消除劏房籠屋;
3.發展香港優勢,維持收支平衡,從而應付未來巨大的民生開支;
4.在新冠疫情看不到終點的情況下,庫房的盈餘總有一天會耗盡,港府須設法在疫情過後「開源節流」。
大文豪胡適說過一句話:「如果想收穫甚麼,就要那樣去栽」。港府應該拿出面對困難的勇氣,從15個司局開始,改變官僚文化的思維和決策程序,以謀求市民福祉為己任,主動承擔責任,做出改變,做出犧牲。
筆者認為香港未來之路,不會總是風和日麗,但變則通,通則達。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