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如何迎接通關
根據新冠疫情變化,中央重大調整內地防控措施,沒有先試點後推廣,各地迅速貫徹落實。全國幾乎同時放寬防控措施,事態發展比預期來得快;各地免費的全民檢查點不見了,治頭痛感冒的藥物在線上線下卻都售罄了。適逢冬天,大小城市市民不論在室內外幾乎都戴上了口罩;疫情卻在一些地方出現反覆。
在大國博弈中,防控績效已被政治化。一些西方媒體預期放寬防疫措施會導致中國出現大量死亡病例,內地也有人抱怨實際染疫人數增加。但根據個人觀察和了解,縱然受感染人數大幅上升,出現大量死亡病例的可能性會較小。
由於疫情,香港與內地持續多時未能正常「通關」,那是本地開埠以來未曾出現過的怪現象。兩地人未能正常往來,嚴重影響過去兩年香港經濟、許多市民生計和與內地親屬的往來。現在內地調整了疫情管控措施,兩地會提前恢復通關;大家期盼正常通關日子快來的時候,香港社會或許還需要注意兩個問題:
疫情下,循序漸進通關
針無兩頭利。通關會引起疫情在兩地擴散。現在,香港每天有二三十人因染疫而死亡。如果趨勢延續,每年因染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可以達到流感死亡人數的20倍左右。通關是需要的,但不能因一時之快而忘記人命關天的道理;一個折衷的作法可先讓兩地商務和探親人士免隔離通關,然後再逐步開放。
港人北上消費或內地水貨客來港購物能促進兩地消費,負面效應卻是明顯的,多數本地和內地居民對此都有微言。現在疫情還沒有過去,先行恢複與內地航空、高鐵往來,下一步才完全開放與深圳或珠海的正常往來。儘管兩地的一些商戶和從業員或許並不認同,稍後放寬個人旅遊和水貨貿易對防疫有好處。
物質準備
其次,香港應該有足夠的防疫物資準備。如前述,治頭痛感冒藥物在內地線上線下缺貨。若那樣的情況延續,香港藥店等私人市場出售的核酸檢測盒、治理新冠病毒口服藥、撲熱息痛等都可能在兩地通關後的一周內售罄。疫情以來,香港也不時出現類同的情況;現在香港某些地區的藥房也有此現象。通關後,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為此,政府應盡早制定措施,如保障醫院的藥物、對私人藥房實施限購等。當然,內地有充裕的產能,很可能在在短期內解決藥品供不應求現象。屆時才通關,問題當然就不那麼嚴重了,但我估計或許還得花數周時間。
現在,商戶、議員、人大代表天天都盼通關;港府也正努力與內地商談通關事宜。而香港社會果真準備好與內地通關了嗎?要讓壞事得出好結果,卻不要讓好事得出壞結果。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