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祥:預算案──老本還能吃多久
政府近日公布《財政預算案》,是新一屆政府第一份。香港現在的「大局」是由治及興、社會復常,對內對外完全通關,一切開始回復正常。接着而來的就是「災後重建」,如何把疲弱經濟重新搞上去。
執筆之時雖未知預算案內容,但去年全年經濟負增長已在預料中,一般估計GDP(本地生產總值)收縮3% ,財政赤字則可能逾1000億元。過去3年受疫情打擊,經濟表現不濟情有可原;但今年情况轉趨穩定,長期困擾香港的「內地通關」問題已經解決。香港復甦基礎初具,今年預算案理應拿出一系列振興經濟方案。
近幾年圍繞預算案的「焦點話題」都是財爺是否派錢、應否派、派多少?好像預算案已無其他內容!久而久之公眾對預算案的興趣也大減,忽略了預算案尚有製造財富、分配財富及如何管好港人財富的重要職責。
政府應訂「派錢準則」 毋須每年爭拗
政府派錢始於曾俊華任財政司長的2011年,當年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居民一次過發6000元,自此之後預算案派錢幾乎成為定制。政府派錢與否並無一套準則,經濟表現好有盈餘,派錢就是與民共享;經濟差出現財赤,派錢就是與民共渡時艱,好像都言之有理!但其實派與不派,政府主要看各政黨取態,因要爭取他們通過預算案。
經過12年爭論,我認為財政司長應為「派錢」制訂一套標準,就如公司派息一樣,全民派錢是「與民共享」,正如公司(政府)回饋股東(市民),是最實在的利益。而公司有派息政策,政府為何不制訂一套「派錢準則」,有根有據,毋須每年爭拗一次。
反對派錢的人認為,向民眾派發現金並非善用資源,而且無差別不論貧富向所有人派錢,是浪費公帑。但香港現實是基層勞工收入增長慢,社會接近全民就業,但過去多年增加的主要是低薪職位。人口老化、退休人士無穩定收入,派現金對幫助他們的生活非常實惠。至於怎樣才能做到「精準派錢」,就要看財爺是否有足夠智慧。
政府有能力派錢,前提是經濟興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庫房帶來更多收入,也令政府積累更多儲備。回歸以來香港經歷幾次經濟和政治震盪,但最後都能履險如夷、安渡難關,主要都是因為香港老本厚、財政健全。試想沒有回歸後積累的龐大儲備,香港如何應付長達3年的社會動盪和疫情煎熬!
香港復甦之路 不能再如往常
97後特區政府致力推動經濟轉型,扭轉過度依賴幾個傳統產業;但20多年過去,成績始終未如理想。按政府去年12月專題文章〈香港經濟的四個主要行業〉指,本地4個傳統主要行業──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是本地「創造就業」、「經濟動力的所在」; 4個主要行業的總增加價值在2021年佔本地GDP達到56.4%。可以說香港過去的財富、港人的老本,都是依賴這四大傳統行業而來。轉型之路要怎樣走,才能發展出足以跟「四大」並駕齊驅的經濟板塊?
說過了,四大傳統行業的基礎,是香港接通西方跟內地的特殊位置而來,是香港在全國獨一無二的優勢。但從2019 年起,社會動盪、中美關係惡化,美國對大陸開打貿易戰、針對中國出口商品徵巨額關稅,又取消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更要把「香港製造」改為「中國製造」)、制裁內地和香港官員,打擊國際投資者對港信心。換句話說從今年開始,香港的復甦不能再如往常一樣,跟隨美國和歐洲步伐。
重新開關,恢復與外國的交通後,特首率先外訪的地區是中東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據說帶回10多份意向書,但中間無任何具體投資項目。而據媒體報道,特區政府接着會開拓的是非洲、中亞等國家。港商要進駐這些國家拓展商機難度極高,絕不容易。
發展製造業 有否路線圖
至今為止,關於經濟轉型最具野心的計劃,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於去年10 月提出,要把製造業佔GDP 比例在10年內提升至10% 。然而政府去年12月22日發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製造業未來5至10年發展至佔GDP 5% ,目標大降。是局長最初過分樂觀?還是經研究後「知難而退」?其實,不管佔5%還是10%,對香港來說都是大躍進,因製造業現在佔本地GDP僅得1%!
一直以來,在融入大灣區和跟內地緊密聯繫等口號下,香港創科產業發展模式是香港專於科研,內地長於產業,把香港科研成果帶入內地,在內地發展產業,形成一條香港內地合作的生產鏈。然而,這種分工模式怎能把本地製造業的佔比提升?香港只集中研究,是否就可帶動產業在本地發展?
提高製造業佔GDP比重,應是預算案主要內容。到底預算案會否詳細討論?這只是創科局長個人意願,還是本屆政府的經濟發展目標?如此重要的政策,政府有沒有一個路線圖?
過去政府曾提出發展文創、檢測及認證、環保等產業,但規模和經濟貢獻始終有限,沒有一套發展策略。現在多年來不斷唱好的創科產業,又如何可在未來10年取得突破?
發展新產業難,守住傳統行業亦不容易,特別令人擔憂的是對外貿易。近期香港貨物貿易出現斷崖式下跌,整體出口和進口額按年名義變動率分別從2021年26.3%和24.3%,急跌至去年前8個月的-2.9%和-2.1%。
至於去年1至8月對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出口也紛紛下跌,按年名義變動比率分別從2021年的19.6%、21.1%和8.7%,跌至去年頭8個月的6%、1.1%及-6.3%。這到底是因疫情而出現的短期現象,還是開始形成長期趨勢(反映香港跟美歐逐步「脫鈎」)?可作參考的是香港跟東盟、韓國、印度等的貨物貿易繼續錄得可觀增長。貿易表現似乎跟政治氣候「掛鈎」。
除了經濟轉型,香港長遠發展還有更「深層」問題,就是勞動人口不足。
本港人口政策 極需詳細檢討
香港勞動人口下降的情况自2019年6至8月開始,剛好跟「反修例」觸發社會動盪同步,之後跌勢一直持續。按政府統計數字,本地勞動人口在2018年6至8月到達高峰,約400萬人;跟現在378萬人(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臨時數字)比較,流失逾20萬人。
據2019年勞福局公布的《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顯示,2027年本地需374萬人口勞動力,屆時勞動人口欠缺達17萬。當年預測還未計及過去3年的移民潮;現在經濟復常,但很多行業都出現人手短缺,服務業如餐飲、零售、司機等行業缺人最嚴重,政府很快就要考慮輸入外勞問題。
移民潮、人口老化、生育率低,將會是勞動力市場長期出現人手短缺的原因。再加上開拓新產業需專門人才,香港人口結構和人口政策極需來一次詳細檢討,以解決我們長遠經濟發展的問題。這個大題目,又會否在今年預算案提出?
過去幾年預算案給人印象都是流水帳,有一大堆數字的增減升降,卻看不出未來發展脈胳和策略。除了公布前後幾天能引起些話題,很快就消失在公眾視野!
今年預算案有特殊意義,就是香港過去的特點和優勢已生變化,我們的經濟發展必須有一套新思維、新策略。老本已吃得差不多,大家都希望預算案可以找到一條新出路。但願希望不會落空。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