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如何掌握香港的真實民情?
在我二十多年的新聞採訪工作中,2019年6月12日絕對是最難忘的日子之一。那一年上半年,香港民主派不斷發起反對修改《逃犯條例》活動,包括在6月9日舉行所謂103萬人上街大遊行,社會上緊張的政治氛圍持續升溫。但林鄭政府堅持不讓步,表明會如期在6月12日向立法會提交《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審議。
許多示威者其後湧到立法會大樓外面聚集,並在6月12日衝出馬路,重演2014年「佔領中環」運動的抗爭方式。當天下午接近3時,示威者試圖沖入立法會示威區,被警方使用催淚彈驅散,正式揭開為時大半年的反修例運動。
當時我所任職的報館辦公室,剛好在立法會旁邊。由於立法會一帶煙霧濃烈,示威者抵受不了刺鼻的催淚彈氣味,紛紛跑到附近大型商場躲避。我於是趕去商場,看到現場宛如戰場一片凌亂,密密麻麻彙集了大批年輕抗爭者,很多人為了應對警方催淚彈,都擕帶了眼罩、保鮮紙和清水等。
看到這些畫面,腦海第一個反應是非常震驚和疑惑:從示威者裝備齊全這個小細節來看,香港社會一早累積了巨大民怨,很多人為了這次抗爭也準備了很長時間。可特區政府為何絲亳察覺不到任何跡象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並反思香港媒體反映民情的角色是否已經失效。
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上台後,也看到了港府未能掌握到真正的社會脈搏這個問題,很快就宣布重設已經解散的中央政策組,並改名為特首政策組,以便有系統的掌握民情。當局近日公布的文件進一步披露,以後特首政策組不但會恢復民調,也會使用先進科技追蹤數碼民情。
隨着網絡已成為市民主要生活模式,愈來愈多地方的政府通過分析大數據以觀察民意。客觀而言,特首政策組若能加強民情方面的調研,再輔以科技技術,確實有利日後制定政策,解決深層次的社會民生問題。
但話說回來,在目前的社會氣氛下,港府若要掌握真實的民意恐怕不容易,甚至面臨着諸多困難。
以前香港建制和泛民政治人物皆會搶着發聲以佔據輿論陣地;但在前年《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民主派陣營一線人物要麼坐牢,要麼移居海外,留下來的幾乎全部噤聲,導致眼下媒體呈現出來的輿論一面倒是建制派聲音,為從事民情研究的人帶來極大的困擾:到底怎樣才能掌握真實民情?
舉個例子,香港民意研究所在去年香港回歸中國大陸25周年前夕,進行了一項市民身份認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對「香港人」身份認同感的評分寫下五年來的新低紀錄,對「中國人」認同感評分則創出新高。
誠然,近兩年有數以十萬計港人移民,令反對政府的港人比率相應減少。但另一方面,以上調查的數據偏向利好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受者顧慮《港區國安法》未必敢講真心話。這不代表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已經解決。港府乃至中央政府若以為香港局勢如調查所顯示已經國泰民安,那就是嚴重誤判形勢了。
事實上,就算是匿名的網絡世界,隨着人肉搜索功能愈來愈強大,對港府有批評或持不同意見的很多人,也慢慢在網上沉寂和不表態。港府要在社交媒體了解民意,將比以前遭遇更大的挑戰。
其中,要了解年輕人真實想法更是難中之難。成年港人一般喜歡流連於臉書、微信等社交群組;但這幾年來社交網絡日新月異。我和一些年輕人尤其是泛民年輕人交流,詢問他們平日看哪些媒體時,答案往往不是傳統媒體或者新媒體,而是一些不知名的社交群組或者是加密的聊天群組。如何掌握年輕人在社交網絡的活動模式,亟待考驗當局的功夫。
退一步來說,網絡能否完全反映真正民情恐怕也是一個問題。網絡無疑愈來愈發達,港人專註手機和網絡的時間不斷增加。但香港貧富懸殊嚴重,許多基層家庭上網有困難,出現「數碼貧窮」困境;也有為數不少的長者甚少接觸網絡,可許多社會民生政策都和他們有關。若港府太過迷信網上民情,其實是變相忽略了基層和長者群體。
說到底,港府要了解真實民情,除了做好大數據分析,還是要接地氣,多和社會不同階層和光譜的市民面對面交流。當局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也有必要小心「知識詛咒」,不應只從政府的角度,而要從他人角度來換位思考看待問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