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蘅:美國怎會不提防印度?
印度總理莫迪訪美,獲得盛情款待,拜登和莫迪宣稱美印是「世界上最親密夥伴之一」,「重申決心反擊任何單方面顛覆多邊體系的企圖」,看似情誼深厚,實則在中美相爭、俄烏開戰之際,印度正坐收漁利,悄悄崛起,美國豈有不明之理,怎會不知提防?
在當今世界走向多極的情況下,印度屢獲巨利。早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主政美國,開啟中美貿易戰之初,部分貿易自中國轉移至其他地區,印度已蒙其利,另一方面,印度還確定百多種可以取代美國對華出口的商品,可說是同時成為中、美的競爭對手。中、美只顧互相針對,使肥水流入印度。
俄烏戰事爆發,印度並沒有響應西方陣營,譴責俄羅斯,反倒從俄羅斯進口原油和軍火,令俄印貿易大幅上升。美國處處警惕中俄聯合,對於印度的姿態卻似乎視而不見,罕有出言指責。印度一方面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框架,以圖圍堵中國,一方面與俄羅斯親善,避免中俄相合威脅印度的利益。反正,印度周旋於大國之間,如魚得水。
不少人都看好印度的發展,該國今年超越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可以盡享人口紅利,趁西方圍堵中國,大可發展實業。又有分析指,印度裔人士在歐美的財富和地位都勝於中國,且不像中國人那麼容易令西方人疑忌,好像英國首相辛偉誠即為位據要津的印度裔人士,中國人難以相比。大概全世界都關注中國威脅論,輿論大加撻伐,對於印度就掉以輕心,但現在也開始常常談到印度的漁人之利,乃至有人提出印度威脅論。
事實上,印度對外絕不軟弱,甚至可以說是咄咄逼人,除與中國有邊界糾紛外,與巴基斯坦圍繞喀什米爾領土爭端先後爆發三次戰爭,又吞併錫金、插手斯里蘭卡內戰等等。它善於在西方大國間左右逢源,但也不輕易附從,致力獨立自主,在俄烏戰事中的定位就可見一斑。近年,西方甚至出現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實戰小說《2034全面開戰》,當中敘述未來經歷中美大戰、核戰之後,中美兩敗俱傷,最後贏家會是印度。
美國和西方都不可能沒有意識到印度的威脅,近年關於印度的論述為數不少,例如《經濟學人》近期就有專文論述印度海外僑胞的影響力。只不過,一方面大家都太關注中國,認為中國是迫在眉睫的威脅,一方面又想利用印度來制衡中國,所以表面上對印度十分親善,也沒有因總理莫迪的獨裁而視之為邪惡軸心,總不似對待中國那樣劍跋弩張。
可是,還是有些蛛絲螞迹看出西方對印度有所忌憚和抵制,例如俄烏戰事爆發後,西方媒體報道印度內政時,多指出當中的不民主,年初阿達尼集團受醜聞困擾,令莫迪面臨政治危機,皆緣自美國紐約調研機構的一份報告,亦事有蹺蹊。美國和西方對中國是明打明罵,對印度溫和許多,卻暗流湧動。如今莫迪訪美,表面上美印親善,實際上,背後各自葫蘆裏賣甚麼藥,誰也說不準。只要印度坐大到某個點,美國必定出手抵制,只不過不知其如何拿捏這個點而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