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港車北上的側面--視野決定思維
7月1日開始,港車北上政策正式實施,這種新生活方式也成為了香港熱點話題之一,各類相關的Facebook群組也應運而生。筆者因興趣也加入了幾個,不僅得到了很多有益經驗,還觀察到了車主群體的一個有意思的特質:對國家的看法普遍很中正、積極。
近幾年政治氣氛惡化,網絡上立場成了唯一。社交媒體上無論討論甚麽話題,只要涉及內地一定會歸結到顏色。除去一些「藍營谷」外,多數群組提到內地都會被負面評論佔據。畢竟網絡是青年的世界,這種輿論基底也是可預期的。
然而,車主群體卻似乎是個例外,客觀公正的聲音佔了大多數,群裏面的內容也大多積極。除去分享Tips外,大多是哪裏好吃好玩,哪裏多充電站,如何電子支付,哪裏做車保養平靚正等等。群友對駕車上內地大多是一種嚮往、興奮、新奇的感覺。
當然有人會質疑:你這就是港車北上群嘛,自然都是願意上去的「藍屍」了。實際不然,發帖和留言中也有很多人也是質疑內地的。例如有車主想上去但聽人講內地油品質量低,又不環保,講完就立刻遭到連篇反駁:「知唔知國6標準宜家高過歐盟?」,「加98號喇,品質仲超過香港。」有人怕在內地車會被盜,更引來「群嘲」:「廿年前新聞仲炒?」「天網系統了解吓?」等等,搞到樓主不敢評論。
再例如類似「內地開車,亂甘黎呀。」一發出,各群回帖眾多,各抒己見,大多數是反對聲音。有人連勸帶諷讓他不要去了,把名額留給需要的人;有長期在內地開車的群友就講到的確有這樣的現象,但是最近十幾年內地車主駕駛習慣愈來愈進步卻是不爭的事實,反而香港的駕駛習慣愈來愈差;有人也持平講到:不同地方不同習慣,深圳駕駛習慣就好好,但廣州就差一點,到汕頭就的確要緊張一點。
其實很簡單:內地的整體駕駛文化與歐美國家差距的確還很大,有一些人的駕駛習慣不好,不同地區有差異,但都在慢慢進步中。這類問題存在,但絕不足以成為駕車北上計劃的障礙。其中一個人說的有些刻薄但話糙理不糙:「如果眼只能看見一米遠,怎麽可以討論北上的事?」
另外,也有人會質疑:在香港車主都是有錢佬啦,有錢人都在大陸有生意,當然講大陸好話啦。但翻看帖子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群組裏最熱的話題是在哪裏入油便宜,為了多便宜一點,群友們甚至貨比三家,最後加到比香港便宜一半的油紛紛發帖炫耀。還有人甚至匿名自嘲「Cheap精」:為甚麽我返程還有大半缸油還要加到「漏嗮出黎」才回香港?
為甚麽車主的世界如此和諧?說白了就是視野不一樣,導致思維不同,格局不同。現時香港私家車數量約為60萬輛,相對於700萬人口來講僅佔不到10%,這就是隱形的門檻,有車在香港一定是中產以上的生活。在香港能到這個階層,思維一定不會封閉,視野一定不會狹窄。在這個東西匯聚的城市,只有視野更高才能抓住更好的機會。於是這群人的格局不會低:務實,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方面讓自己生活更好;平常心,看問題不極端;願意嘗試新事物,擁抱不同,接受不完美。
其實這也是很多港人談內地色變的最大誤區:大家總是在看到一些不同點、風險或者自己不認同的事物時就將整體否定。但很多事其實就像內地的路況一樣,「亂甘黎」有沒有?一定有,但是否因此就要放棄北上?視野廣闊的人絕不會這樣做。
有人講:「下等人聊是非,中等人談問題,上等人論格局。」不說這些車主是上等人,至少也是中等人。談內地就算不講格局,至少談的都是問題:北上會遇到甚麽問題,去到內地能解決自己甚麽問題,而不輕易做價值判斷。思維水平決定人的境遇,如果有更多港人能以此思維看待國家發展,對內地不再「過敏」,則有更多人能得到額外收益。
創造機會需要克服官僚主義
當然,思維的改變也需要創造機會讓更多人看到收益。這也是兩地政府推出港車北上的用意之一:讓更多人更容易地到內地享受便利。然而,由於申請手續過於複雜,據報道截至7月17日只有約2500架香港「單牌車」北上,每天不到150架,這距離所謂擴展生活圈的政策目標差得太遠。港珠澳大橋都笑了:這麽少?難道是怕我塞車?
看申請流程更是頭大:首先要抽籤,中籤後只有3天時間提交申請,過時不候。申請還有各種限制條件,包括車主是公司註冊而不是個人,不可以。申請遞交後欲更改資料?不可以。連下次申請直接套用上一次的資料都不可以,需要重新填寫、重新上載。這些難道都是必要的嗎?
這到底是希望港人北上,還是大型社會服從性測試?
中央與港府一直希望港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那就要創造更寬鬆的條件讓港人親身體驗國家發展的現狀,拓寬更多人的視野,提高思維水平,對內地不再「過敏」。這不僅需要好的政策,更需要兩地政府克服官僚主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