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我們需要善治還是民主?
「我要真普選!」,是兩年前走到街頭佔路者叫得最聲嘶力竭的口號。兩年多過後,某些曾經走上街頭的人卻樂此不疲地試圖影響他們口中的「小圈子選舉」,不停向泛民選委施壓,表達「我要曾俊華」的訊息。是他們善變,還是他們所追求的一直只是良好管治及安穩生活,而爭取民主只是手段之一呢?
民主與善治的相互關係在學術界是歷久常新的課題,學者們亦經常喋喋不休地爭論。近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及新加坡發展一日千里,政治學者亦將焦點放在亞洲地區,研究非民主的體制如何有效地管治國家。回到香港,年前的佔領運動的爆發好像讓全世界看到佔領者爭取民主的決心,但大家也不能忽視佔領者想透過佔領表達對政府的不滿,而非只是純粹爭取民主制度。話雖如此,我並不想合理化佔領行動,而是想帶出值得社會深思的問題,究竟香港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一個高效的政府,還是民主制度?若在民主制度下產生一個庸碌無能的政府,是否符合眾人的期望呢?
回歸以來,泛民主派一直孜孜不倦地扮演監察者的角色,當政府施政稍有差池,便會群起攻之,然後將問題歸究於香港政府不是民主選舉產生,所以施政出現問題。這種解釋雖然植根於泛民支持者心中,但有時卻是流於表面,過份簡單。民主不是靈丹妙藥,難道有了民主,我們就能輕易地解決貧富差距、房房短缺或中港矛盾等問題嗎? 政策固然要得到民意支持,但政府亦要平衡社會各方持分者,才能落實政策。支持民主的人士必先要弄清楚究竟自己是希望透過這民主制度體現市民的平等權利,還是想藉民主選出賢能,成就良好管治。如果你的選擇是後者的話,可能民主不是最佳的方法,更應參考新加坡任用賢能的精英統治。
今次特首選舉將別具意義,除了首次有兩位前司長「對撼」外,亦將會是首次有泛民選委提名建制參選人入閘。泛民選擇支持建制中人,而非泛民同路人,反映出在善治與民主之間,大部分理性的香港人是選擇善治優先。無論如何,特首寶座花落誰家將決定未來香港五年的命運,希望選委能夠擇善固執,選出一位具施政能力,亦能團結香港, 帶領東方之珠再次發光發熱的特首。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三名特首候選人為林鄭月娥、曾俊華、胡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