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從共享單車看香港的互聯網創新科技
香港有共享單車了!我是看到前陣子不斷冒出共享單車被人扔到河裡的新聞才知道。不能說是我落伍,而是香港道路環境所限,共享單車只能出現在沙田以北的非核心區域,不是住在新界的人,根本不容易知道。
筆者在深圳居住和工作多年,近年回港工作,奔跑在深港兩地,親身經歷去年年底共享單車在深圳的瞬間興起和在香港的新生。本文想借共享單車這個議題,談談香港緣何在互聯網創新上如此落後。
就共享單車而言,香港存在兩個硬傷:
一、核心區道路狹窄
雖然在新界大部分地區可以騎單車,但那些不是核心區,沒有icon的意義。
如果一個名牌要在香港消費市場「插旗」,要去哪裡開店?高端品牌要去中環、尖沙咀,中低端的去銅鑼灣、旺角,每個做marketing的人都知道要在核心區域「插旗」。不僅僅是因為核心區域人流多、曝光率高,而是因為那些核心區域象徵著潮、象徵著話語權,公眾會覺得,在這些地區出現的事物,就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就是對的!
因此,共享單車攻深圳,福田CBD、羅湖傳統核心商圈是必爭之地,「插旗」必先在這些地方「插」。
香港?不好意思,根本不可能去核心區域放共享單車,走路都成問題,有單車也只能推著走。
所以,香港搞共享單車的第一個硬傷,就是很難通知整個社會。若非有幾輛車扔到河裡,大部分香港人肯定到現在還不知道GoBee.Bike的存在。
二、支付方式落後
內地近年互聯網創新科技大行其道,徹底解決了支付方式是一個關鍵。
微信、支付寶,在深圳從8歲到80歲都有,市場已經非常統一。任何互聯網支付都用這兩個接口,一定沒問題。
香港雖然也有不少互聯網支付工具,例如Tap & Go、拍住賞及TNG,但首先不普及,只有少數人用;其次不統一。所以GoBee.Bike還是用信用卡支付。相比起微信掃碼支付,綁定信用卡最重要的問題是沒有安全感,覺得綁定了就“肉在砧板上”,不知道你會何時扣款,要追討很麻煩;其次是擔心運營商洩漏信用卡資料。因此,雖然筆者在內地已經非常習慣互聯網消費,但你讓我綁定信用卡我還是不願意,除非是信譽度極高的商家。也因此,綁定信用卡這種方式其實在內地也一直不被接受,既然掃碼支付可以無後顧之憂,為什麼要綁定呢?
uber在內地落得被滴滴收購的下場,很重要一點也是uber不適應國情,用綁定信用卡或綁定支付寶自動扣費的做法,滴滴就讓你支付的時候輸入密碼。內地人信用體系不能跟歐美比較,消費者疑心重,有密碼“守龍門”,感覺安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