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用心經營的網媒值何價?

2017-09-06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MEDIA1.jpg

近年,網媒遍地開花,自《主場新聞》成立後,大大小小的網媒亦相繼成立。當中較著名的網媒包括投超過十億的《香港01》、擁有高質博客群的《立場新聞》、以報導調查報導為主的《傳真社》、華人讀者為主的《端傳媒》、今年逐漸崛起的《思考香港》、及擁有大量建制派支持者的《港人講地》及《HKG》報等。它們各有不同的政治立場及報導手法,讀者群也各有不同。但市場供應在太多,各大網媒經歷幾年,發現始終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主要還得依靠投資者及普羅大眾的捐款,維持日常運作。近日,傳真社勇於揭露林子健事件的真相,飽受部分泛民主派支持者批評,又有端傳媒艱難營運,到香港01用心報道得不到太多人關心等,著實令筆者反思網媒營運價值和前途等問題。 

即食文化難容高質網媒 

隨著科技發達和免費報紙的誕生,傳統的收費報紙日漸式微,閱讀人數也大不如前,亦改變了普羅大眾的閱讀習慣。但畢竟傳統報刊夾雜大量廣告,而版面有限,免費報紙的報導只有數百字,內容只能草草交代事件,缺乏深入報導,高質評論也不多。反而在互聯網上,網民都會傾向有趣生動的內容,或是看短片了解時事和新聞。正如一句網絡名言:「Too long , don’t read」。改變了的閱讀習慣及即食文化的普及,對專注深入報導的網媒構成極大的障礙。須知道,讀者人數與廣告收入成正比,當廣告收入不足時,媒體營運只會面上困難。不少網媒如《眾新聞》、《傳真社》及《Hong Kong Free Press》雖然依靠眾籌維持營運一段時間,但是這種經營模式並非可持續的。遇上經濟周期轉變,有隨時倒下的危機。 

筆者在不同國家的網媒都有朋友,而立足香港的編輯和負責人,不少都是有心人和經驗豐富。《思考香港》結合了傳統媒體多元化的評論,在社交媒體上也日益見到良性討論,相對部分建制網媒,或是有明顯立場的 Facebook 專頁,提供了比較立體的角度去看時局。 

傳媒知音人多嗎? 

在目前高度政治化的香港社會,主流媒體多數已歸邊,各自擁有政治立場,網媒生態亦沒有太大分別。網媒的資金來源是公眾,他們的報導又是否又需要迎合捐款人的口味。就林子健事件,《傳真社》經過嚴證查核後,將林子健涉嫌說謊的事情報導出來,卻引來不少泛民主派支持者攻擊,更有人表明日後不會再支持《傳真社》,以作懲罰。筆者反覆觀看當中的片段和閱讀相關報導及採訪手記,認為《傳真社》嚴謹的查證及推理,絕對是調查報導的典範,根本無懈可擊。可惜,有不少網民不懂欣賞,更批評《傳真社》報導手法,實在讓筆者大惑不解。沒有知音人的平台,又能走得多遠呢? 

不知何時,香港才有土壤,網民願意像歐美讀者一樣,在Amazon, itunes, zinio購入報刊,或是願意每個月給幾十元訂閱網上報刊,否則,以為在吸取免費資訊時,實質只是給有心人在餵飼資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