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美國年輕人重新投入傳統媒體 香港呢?
隨著特朗普當選,美國出現更嚴重的二元對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的分歧日益嚴重,各派都自顧著分享和散播有利自己政見的文章。根據 Politico 最新的報道,不少千禧世代,介乎 18-35的年輕人選擇重投傳統媒體的懷抱。自從年頭美國新總統上任後,紐約時報的訂閱量持續攀升,著名雜誌紐約客也錄得超過一倍的訂閱量。過去幾年的調查都顯示不少人不願意給月費訂閱,但隨著年輕人願意給錢購買優質的新聞和娛樂內容,如Netflix,Spotify等,可謂慢慢改變了他們的消費模式。
而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一直透過 Facebook 去接觸新聞和時事,但近年在共和黨和右翼大量製造偏頗和虛假新聞,逐漸有不少網民轉向尋求真實和有公信力的資訊。一些美國朋友也表示,平日在工作或是出差時,也不時發現身邊人多了拿報紙、手裡拿著 Atlantic,標誌自己的品味和態度。 這股趨勢對於傳統媒體的編輯和記者應該是好消息。
港青看慣了影像和圖片
來到香港,似乎未有這麼樂觀。近年做得比較成功和有歷史的媒體如信報、明報等訂閱量沒有顯著增加,年輕人依舊不喜歡文字。創辦了近兩年的香港01,網上平台做得不錯,但是在報攤的周報卻是如常地賣不出去。思考香港、端傳媒等時評類平台,則依賴一群有興趣關注政策和國家發展的讀者去維持,如果加插報紙和雜誌,卻又未必能產生同等數量的讀者群。
在華文媒體的世界,香港年輕讀者習慣了影像和圖片,彷彿很難出現大規模移植回到傳統媒體上。最近網上吹起從 Facebook轉到 Medium,看來也只是限於一批知識分子。反之,內地、台灣和海外華僑對於精品原創的內容有所期待和要求,不論是報刊,雜誌,以硬體還是網上版都廣受歡迎,有時候在香港的台灣書店,都會定期買幾本商經類雜誌充實知識和了解區域熱話。
未來成功的媒體,依賴的未必再是傳播力,公信力、優質內容和中肯客觀的評論相信會佔越來越大的影響,且看看哪天,美國的潮流會吹到香港,讓傳統媒體能起死回生,也讓一眾有心的編採人員更有動力做好新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