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叫中史科太沉重(2)──初中讀史真會使學生更愛國嗎?
在一些樂觀者的想像中,「中國歷史科」更可以代替「國民教育科」的目標。(文匯報資料圖片)
推行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支持和反對的都有一個預設前題:多讀歷史會更了解中國,進而更愛國。在一些樂觀者的想像中,「中國歷史科」更可以代替「國民教育科」的目標,而且更堂而皇之,更釜底抽薪,是一勞永逸,一舉多得的改革。
事實上呢?
不一定!不樂觀!
以本人為例,那時中學同級有近180多人讀,我們一周約有兩科初中歷史,結果呢?他們大部份人沒有變得更了解中國,更愛國,如果依歷史學家錢穆先生的定義,殖民時代的初中中史,只起到「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但沒有「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學生反對「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覺得中國歷史不外如是、不如他人的同學,比比皆是。
為什麼?
曾在教育局工作至高位的學者梁一鳴引用了一個八十年代的研究,說明了港英政府的高明教育政策,研究來自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兩位英國學者Tony Sweeting和Paul Morris。他們分析港英教育政策後指出,港英政策主要有二:一是「非政治化」(depoliticization),即壓抑和化解可能挑起反殖民族主義的學科內容;二是「去處境化」(decontexuatlization),透過課程內容的編排,刻意解構課程的整體性,削弱民族情感元素,從而使其失去原本可以體現的民族主義影響。
最能表現這兩種手段的科目就是中史科,據1952年的《中文科檢討委員會報告書》,殖民地教育既要肯定中國文化(包括中國語文、歷史),但不能鼓吹民族自負(意指民族自豪感)和仇外(意指反殖、反帝國主義)。
於是,古代史帝王將相、近代史含糊其辭,結果就是歷史的「碎片化」、文化內涵「割裂化」、歷史時段「負面化」。造成的結果就是梁一鳴說的,學生「感受不到中華民族的生成、發展、融合和壯大的整完面貌;感受不到中華民族自始就孕育出多元一體的文明,也感受不到中華民族於不同時期的光輝成就和在世界歷史中的先進性;感受不到中國歷史正面的發展;感受不到歷史的趣味性,思維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鍛煉;感受不到對民族歷史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不要說學生,六十年代後,一代又一代中史老師都是在這套給閹割了的教育出來的,他們的「去處境化」只會比上一代更嚴重,而他們又教育更「偏激的虛無主義」的一代。
想一想,這一代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後的老師是什麼人?他們民族認同和歸屬感幾乎全無!看官,你真相信初中讀史會使學生更愛國嗎?
不過,我不完全悲觀,大的形勢對民族認同和歸屬感有利,這點下文再談。
伸延閱讀:
【悠然:叫中史科太沉重(1)──中西史融合是走不通的】
https://goo.gl/qpnhM6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