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筲箕灣多故事 流浪至此會餓死?
(圖片來源:《香港舊照片》Facebook Page)
筲箕灣本來是一個海灣,因為水域很圓,像一個大筲箕,因而為名。不過,坊間亦有兩個傳說是與筲箕灣的地名起源有關。
第一個傳說是在南宋末年,有一個叫張進的人隨海軍船艦到九龍半島一帶,經過現時的筲箕灣時,他不小心將他祖先給他的家傳之寶筲箕跌到海中,所以這個海灣就稱為筲箕灣。
而另一個傳說則是於清朝初期,有一個叫朱蒂的漁民,出嫁不久後丈夫便去世,只剩下遺腹子名叫阿蝦。阿蝦十分孝順,但後來因感染了天花而變盲。阿蝦15歲時,朱蒂感染了重病,為了養活母親,阿蝦便拿著「筲箕」到海邊的漁船行乞。可惜有一天阿蝦被海浪沖走,只留下筲箕於岸邊。為紀念阿蝦的事跡,當地居民將這個海灣改名為筲箕灣。然而,由於筲箕灣這個地名,早於明朝萬曆年間編寫的航海圖《粵大記》中就有出現,故第二個傳說的可信性有限。
此外,筲箕灣亦曾被稱為餓人灣。傳說明朝時期,有一隊商船因颱風而被逼於現時的筲箕灣登陸。當他們找尋食物時,但卻無法找到,結果他們在離開前都無法充饑,因此而戲謔這個海灣為餓人灣。
但比較有根據的說法是香港開埠初年,筲箕灣一帶對外交通十分落後,只靠班次極疏的舢舨聯繫中環。餓人灣就指若被困在該處,遲早會餓死。當時有一句俗語:「英雄被困筲箕灣,問君何日到中環」,就是形容筲箕灣交通落後的情況。